醫務工作者國慶60周年優秀徵文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誕生60周年了。這60年來,國家幾經風雨;幾經波折,幸好終於走上了正軌,現正踏上漫漫復興之路,朝著既定的目標進發。不過筆者認為,儘管國家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漸漸走上正軌,中國正日益繁榮富強,然而也應該看到,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已經爆發了不少尖銳的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重讀郭沫若於65年前撰寫的《甲申三百年祭》(1944年)一書,不失為一種深具警示意義的活動,因為其文很有現實啟示意義。

想來稍為熟識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朋友都不會遺忘,在1944年我們還未能最終戰勝日本鬼子,“二戰”還未徹底結束的時候,郭氏撰寫了這么一本書,意在提醒中國共產黨人,要戒驕戒躁,防止被勝利沖昏了頭。後來在1949年全國解放時,毛主席再將此書拋出來,提醒中國共產黨人要做好“進城”這道考卷,要用“民主”這個工具來破解中國歷史的興亡周期率。在過去的65年裡,中國共產黨早已由當初的在野黨,變成現在有著60年執政經驗的執政黨了,對於“進城”這道考卷,算是有了初步的答案,總體來說還算答得不錯,但是接下來還要繼續答卷,因此仍然不能驕傲自滿,要注意吸取歷史的教訓。

在《甲申三百年祭》一書中,郭氏曾在總結明亡教訓時講到,崇禎非一般亡國昏君可比,在他內心深處,也是很想有一翻大作為;想挽大明於危亡之中,重振大明聲威。奈何,所用之法不正確,加上生性多疑,而終以至亡國。郭氏還說到,崇禎帝口頭上也屢有愛民惠眾之說,常把民眾百姓掛在嘴邊,但是往往是口惠而實不至,以至最終鬧得天怒人怨,其自己也走投無路,只能吊死在北京煤山上。

郭氏在書中還講到,當年崇禎對時局的認識是相當清醒的,但是他卻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拿出什麼行之有效的對策來應對,只能採用舊往的法子處之,通過不斷地加重民間稅賦來“外拒滿清;內剿闖匪”。結果只能是“治標而不治本”,以至終於政權崩潰而致使明王朝滅亡。借古而可以觀今,關於這一點,是十分值得警惕的。因為這裡所說的情況與我們對當前城鄉間的貧富差距一樣早已有相當的認識,拿出與之相應的對策的對策卻不怎么有效有點類同,可以說一樣是相當危險的局面,必須加以重視。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過數年跟蹤所做出的全國性調查報告顯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鄉收差距在不斷拉大,如果把醫療、教育、失業保障等非貨幣因素考慮進去,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將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究竟高到了什麼程度呢?中國當前的城鄉收入比率可能達到了6:1的高度,竟比非洲的辛巴威還要高,實在是讓人觸目驚心。

這份富有警示意義的調查報告已很清楚地說明:中國城鄉收入差距早已大到了非下決心解決不可的地步了。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光聽了老半天的響雷,卻半天也不見滴下幾滴雨來,老百姓最終要看到的是實惠,而不是要牆上畫的餅。不要對人民耍花招,要少說漂亮話多做實在事,多做些真正能改善人民生活的事。這一切,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都應該心裡清楚。人民會把一切都看在眼裡的,都說老百姓心裡都有一桿稱,誰好誰壞,他們都心知而肚明。

再回到《甲申三百年祭》一書,郭氏在書中還指出,李自成亦非一般尋常之人物可比,他在進北京城前後乃至敗逃北京城之時,都可以說是相當樸素的,他有相當遠大的抱負,奈何他最終還是失敗了。關於他的失敗,可以有千百條理由,但有一條卻不得不提,那就是他未能有效地管住或制止自己的部下在“進城”後目無法紀的行為,這是導致他最終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許多時候,上樑固然要正,但下樑卻不一定就能保證不歪,必須要有行之有效的制約機制才行。郭氏也說:李自成之所以失敗,很多程度上,並不全是他自己一個人的錯,而很大一部分上要歸在他的部屬上,基本上是錯在他倚為左右膀的牛金星、劉宗敏之流。筆者認為:不管怎么說,沒有管住部下,使其胡作非為,最終導致失敗結局是他作為最高領導人的失敗之處。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李自成其實並不可憐。

這一點,對當今現實社會也很有啟示意義。例如許多時候中央也不是看不到下面各級機關的腐敗,不是看不到許多不法行為,也一直都在採取各種行動制止這種行為。例如最近由重慶引爆的“打黑”行動。然而,倘沒有確實可靠的手段,沒有改革體制、發揚民主的勇氣和闖勁,而依然只是停留在運動式的“嚴打”層面,只是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么可以說真正的效果並不顯著,最終能不能真正地管住下邊是一件很令人擔憂的事情。

從三百六十五年前崇禎的遭遇來看,對於執政者來說,光是看到了社會問題之所在或光有解決社會問題的決心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拿出確實可行的方法來,徹底解決它。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實還應是“得民心者守天下”。歷史早已告訴了我們,中國共產黨要繼續執政下去就必須得到民心的支持。我們不能在平時對老百姓漠不關心,而到了真正要用人的時候,才來收買人心,歷史早已告訴了我們,老百姓是不吃這一套的。

“今天我們之所以重溫歷史,正是為了更好地把握將來!”末了,就引這一史學家常掛在嘴邊的名句來做結吧。三百六十五年前的中國是一個早已沒了朝氣,而正在走向沒落的老舊帝國。三百六十五年後的今日中國,早已大變樣了,是一個正在鳳凰涅磐而充滿朝氣的少年之國。我親愛的中國,祝福你,明天是屬於你的,希望你能好好地把握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