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文章選

實行居民身份證制度,是我國戶口管理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也是我國行政管理工作在人口管理方面的一個進步,同時也為公安工作現代化管理開闢了廣闊前景。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身份證的事項也大量增加,如今,身份證已經成為一個公民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證件。

第一條捷運

1965年7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北京地下鐵道正式開工。

新中國修建捷運的願望始於1953年。由於種種原因,直至1965年1月15日,有關部門正式向中央呈報了《修建北京地下鐵道的報告》。不久鐵道兵、鐵道部捷運工程局、北京城建局共4萬多建設者聚集北京,投入修建捷運的大工程。

捷運第一期工程從北京火車站至石景山蘋果園,全長23.6公里,設有17座車站和一座地面車輛段。當時按照“戰備為主,兼顧城市交通”的主導思想,全部採用敞口放坡明挖淺埋的施工方法,埋深一般為3至5米,最深達13米。洞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防護能力極強。

防水處理是捷運能否正常使用的關鍵之一。技術人員首次成功使用新產品玻璃布油氈,並研究出多種處理滲漏的方法和材料。1969年9月20日捷運一期工程建成通車,1984年9月捷運二期工程———環城捷運正式運營。

第一顆核子彈

1964年10月16日15時(台北時間),中國在本國西部地區爆炸了一顆核子彈,成功地實行了第一次核試驗。

10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表聲明,10月17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致電世界各國政府首腦,闡明中國對於核武器問題的立場: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中國進行核試驗、發展核武器,是被迫而為的。中國掌握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禦,為了保衛中國人民免受核威脅。中國政府鄭重宣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