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60周年演講稿3篇

閒下來的時候心緒總是很亂,想像自己是一隻風箏,尋找自己在天空中留下的軌跡,我的起點,還有終點,即使飛得的再高、再遠,總有一脈放不下的感激,一軸割不斷的線。今天的幸福之源,來自祖國的繁榮昌盛,來自學校、單位的培養和培育,更來自上一輩為下一輩打下的地基,我從出生開始就受到我所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們的關愛與關注,線的那一端,正是大音若希、大愛無邊的家庭和社會,這種愛橫貫古今時空,跨越四方界限,代代相傳,亘古不變。

兀朮古城剎,聖禪誦經聲,來到鐵煤,來到自己的第二家園,感受異域的千般韻味,萬種風情之後,試著慢慢的融入它。三大煤田八大礦,井塔林立,綜機歡唱,開源節流創多元,馬達聲聲,烏金滾滾,正在投產的大強煤礦,更如箭在弦上,蓄勢待發。“人企合一,礦區和諧”的發展目標,“平安鐵煤、幸福家園”的安全願景,依託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發展思路,六萬鐵煤人在錦衣玉食、自給自足之後,不忘報答祖國,反哺社會,揮師內蒙,進軍山西,闊步邁向平安鐵煤、富裕鐵煤、和諧鐵煤、綠色鐵煤和長久鐵煤的康莊大道。我們公司作為鐵煤的一員,以鋼筋鐵骨,吃苦耐勞而聞名,3.5億元的工業總產值,2千萬的企業利潤,2.8萬元的人均收入,在全員參與,持續改進;關愛員工,以人為本和顧客認可即是追求的理念指引之下,我們公司正上下一心,眾志成城,領軍商海,揚帆挺進。

當年天驕競風流,千載名未朽。我們年輕的一輩,注定是鐵煤的生力軍,君記扶搖志事否?光景馳西流。苦礪寒窗,必起平生,我為鰲頭!聽,建設和諧小康社會的使命在召喚,看,日新月異的創業腳步一往無前,80的我們,還等什麼?戰鼓隆隆催人進,紅旗漫捲徹雲霄,鐵煤的明天因我們而大放異彩,祖國的明天因我們而絢麗迷人。

建國60周年演講稿範文三:

再過七天,一場盛大慶典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歷經數百年滄桑的天安門,迎來了新中國60華誕,也見證著13億中國人滿懷豪情的光榮歲月。這份光榮,屬於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人,屬於在五星紅旗下成長起來的人,屬於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的人,屬於一切親身經歷了這60年偉大變革並貢獻了自己力量的中華兒女。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回首上一個百年,面對山河破碎的中國,多少仁人志士泣血呼號、上下求索。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締造了新中國,開闢了中華民族歷史的新紀元。這個新紀元將一個千瘡百孔、四分五裂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團結統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國;將一個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變成了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主義國家。

從翻身解放到輝煌巨變,從締造新中國到建設新中國,一代代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民族復興為己任,書寫了一幅激越沉雄的歷史畫卷,矗立起一座共和國歷史的不朽豐碑。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構築起共和國的雄偉大廈,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撐起了人民共和國的錚錚脊樑,鋪下了民族復興之路的塊塊基石。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讓我們銘記這些名字:憧憬“可愛的中國”的方誌敏,視死如歸的“狼牙山五壯士”,“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永做革命螺絲釘”的雷鋒,“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新時期領導幹部的優秀代表孔繁森,“趕超世界一流水平”的許振超……是他們,以及無數中華兒女,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以壯烈的犧牲、無私的奉獻,展現了一部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創業史、開拓創新的改革開放史。

崇高的精神在本質上都是一致的。60年來,億萬中國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崗位上,忠於祖國、堅持理想,艱苦奮鬥、開拓創新,共同推動了古老中國向現代化的轉身,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只有深刻理解先輩們艱辛奮鬥的歷程,才能深刻地認識到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果來之不易,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就來之不易;只有深入把握共和國探索前進的歷史,才能真切地領會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60年前,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為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無數先烈,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奠基;60年後,追溯共和國輝煌歷程,我們把最崇高的敬意,獻給那些改變和感動中國的人們。致敬英模、銘記歷史,不僅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飲水思源,更是要延續新中國的精神血脈,從歷史的財富中尋找源頭,從社會的進步中汲取力量,從一代又一代人的奮鬥中獲得啟示。

歷史在公正地記錄每一代人走過的足跡,歷史也忠實地把發展的課題留給後來者。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時刻,在這個偉大變革的時代,讓我們重溫先輩的理想,凝聚起13億人民的力量,不斷把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