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議書

三、建設依據

⒈延慶縣縣域規劃

⒉八達嶺鎮鎮域規劃

第四章 項目基礎條件

⒈建設區建設條件

項目擬建在八達嶺鎮鎮域西北角,該地區為河灘四荒地,處於八達嶺鎮地勢低端,規劃用地3公頃,符合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要求。所需土地、水、能源、勞動力等條件當地能夠解決。

⒉建設技術條件

管道輸水工程技術難度不大,縣水資源局和鎮水務站具有這方面豐富的建設管理經驗,有專業的規劃、設計和施工人員。也可以採取招標的形式,聘請專業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可以保證技術條件。

第五章 項目建設內容

項目擬建在八達嶺鎮域西北角,污水處理廠項目分兩期完成,一期預計投資2500萬元,XX年開始建設,並針對八達嶺地區實際情況,八達嶺污水處理廠擬採用一體化氧化溝工藝方案。

⒈一期建設日處理污水5000噸的處理廠一座。

⒉項目控制面積100畝,其中廠區占地面積45畝,

⒊配套完善八達嶺中心城鎮區、旅遊度假區及體育休閒娛樂區,的市政管網的建設。

⒋配給供電設施,新增電容100kw。

第六章  項目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一、投資預算

項目預計一期總投資2500萬元,其投資預算如下:

⒈處理廠投資1140萬元,主要包括污水處理設備,攔污柵、泵房、沉澱池、一體化氧化溝等主體設工程,以及600平方米辦公樓、150平方米分析化驗中心等附屬工程。

⒉13000米輸水管網投資700萬元。

⒊土地及地上物補償投入360萬元

⒋供電增容100kw需投入300萬元

二、資金籌措

(1)、鎮政府自有資金投入750萬元。

(2)、申請國家資本金投入1750萬元。

(3)、若國家資本金不能到位,將引進企業運作。

第七章 項目建設周期和進度安排

⒈建設周期

本項目自XX年下半年開始興建,建設周期為12個月。

⒉進度安排

XX年10月前完成各部門的審批手續,以及供電增容。

XX年8月前完成攔污柵、泵房、沉澱池、一體化氧化溝等主體建設工程,以及600平方米辦公樓、150平方米分析化驗中心等附屬工程的建設和管網鋪設等全部工程。

第八章

環境影響及社會經濟效益評價

⒈環境影響

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有利於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經過處理的污水,可達到一級排放標準,不會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⒉社會經濟效益評價

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不僅可以改善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而且改善了整個地區的環境,提高了商業吸引力,有力的推進了中心城鎮建設的發展。經處理後的污水可用於農田、綠化灌溉和景觀用水,且工程建設時,需要建築材料和設備,擴大了內需,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從而進一步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因此該項目的建設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第九章  結

綜上所述,八達嶺鎮污水處理廠項目,是八達嶺鎮地區發展的必要基礎設施,項目的建成,可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有效保持當地旅遊資源、環境,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應該儘早實施,使其成為八達嶺鎮建設發展的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