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建議書

六、  預期效益

1、

經濟效益:

通過土地治理,項目區建成後,2.64萬畝,產量產值將有顯著提高。

①通過低產田改造,畝淨增小麥100公斤,畝增收入75元,計增收 198萬元;

②通過低產田改造,畝淨增稻穀 150公斤,畝增收入 120元,計增收 316萬元;

③項目建成後,每畝可節約成本 55元,計節本 145萬元;

④項目實施後,合計可增收 659萬元,畝平 249 元,人均 319元。

2、

社會效益:

①項目實施後,可年產弱筋小麥 600萬公斤;

②項目實施後,可年產優質稻穀 950萬公斤;

③項目實施後,主體高新技術普及率將達100%,有利於發揮資源優勢,有利於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

項目實施後,將促進我地無公害綠色農業迅猛發展,有利於人民的健康。

項目實施後,能帶動我地科技型龍頭企業的建立與發展,起到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項目實施後,由於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戶灌水機械的重複投資,節約發能耗,節約用水,降低農本。砂石路面的建設,改善了交通條件,提高農副產品的運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

生態效益:

項目實施後,由於地面整治,改造低產田,強化設施配套,推廣新品種、新措施、新技術,規範農業投入品質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狀況。減少農業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有利於保護、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鎮農業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

七、  保障措施

1、

組織機構:

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XX年度土地治理項目領導小組,由##市開發局,##鎮人民政府及項目實施的相關村、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工作。

項目技術指導小組名單(略)

2、

監督機制:

項目實施中,實行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分離,單獨建賬,獨立核算,建立項目內部相互監督機制,確保項目和資金管理正常運轉。

3、

保障措施:

由項目管理部門與項目實施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分解細化建設目標、內容、標準,強化項目管理、工程招投標、工程質量監理,確保工程按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