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職工住宅小區的項目建議書

新建電力職工住宅小區的

項目建議書

項目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

住房與人民生活緊密相關,“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居住,是職工基本的生活需求,近年來,在局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局職工住房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據調查,目前尚有109戶無房戶,且我局前進中路住宅小區中大部分住房建於八十年代中期,約400多戶住房面積不足50平方米,房屋結構布局落後,非居住面積占住房建築面積的比重欠合理。住房短缺,大兒大女合住一室等困難狀況仍屬普遍,經調研分析,結論如下:

1 、住房面積總體偏小

住房面積是衡量居住水平的重要指標,住房面積的大小 , 直接關係到職工居住環境的好壞。本次調查顯示,我局職工每戶的住房使用面積 50 平方米以下的占

% ,  80 平方米以上的僅占

% 。由此看出職工住房面積總體偏小,且尚有百戶無房戶。

2 、住房結構、設施、環境不盡人意

目前我局職工住房成套率不高,配套設施不全,本次調查顯示,職工對住房的建築式樣滿意的僅占

% ,基本滿意的占

% ,不滿意的占

% ;對房間的結構設施(指客廳、臥室、廚房等布居的合理性及大小)滿意的占

% ,基本滿意的占

% ,不滿意的占

% ;對住房周圍環境滿意的占

%, 基本滿意的占

% ,不滿意的占

%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人對現有住房不滿意,尤其是一些舊樓房的房間結構、設施不合理,環境衛生不盡人意,難以滿足現在居民的生活要求。

因此,改善職工住房現狀已勢在必行。

規劃建設的指導思想及開發建設原則:

指導思想:立足實際,著眼未來。以適用、舒適、經濟為開發的新理念,體現人文關懷、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的新主題。

開發建設原則:合理開發、經濟適用、科學配套、永續利用的原則,具體為

一是住宅的功能空間要更加合理。要在較小的空間內創造較大的舒適度,提高單位住宅面積使用率和功能空間的合理性。

二是住宅的物理性能要有較大改善。住宅保溫、隔熱、隔聲、通風、採光、日照等物理性能,越來越成為衡量住宅質量的重要因素。

三是住宅設施設備的裝備水平要進一步提高。廚房、衛生間設施、智慧型化技術系統的高效性和實用性已經成為住宅舒適性的重要內容。

四是居住區的環境和配套水平要更加完善,要創造自然和諧、樸實優美、安全環保、舒適便捷的住區環境。

五是住宅的耐久性要延長。住宅具有價值量大、位置固定的特點,對耐用性有很強的要求,應當在目前磚混結構50年的基礎上,延長住宅使用壽命。

開發建設的性價比綜合分析:

本著以上指導思想和原則,我們對擬定的前進東路和濱江路兩塊土地進行性價比綜合分析:

●區位優勢及發展前景

前進東路土地:北臨世紀園小區、南臨移動公司、東臨朝陽路、西臨建設中的聯通公司,距離我局王觀營住宅小區百米之遙,周邊有陝西理工學院、漢中市商校、漢中市農校等,文化氛圍濃厚,古有“孟母三遷,擇鄰而居”之說,因此,該地段區位優勢明顯,發展前景看好;

濱江路土地:北臨正在建設中的濱江路、南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