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剪彩禮儀

本世紀初葉,在美國的一個鄉間小鎮上,有家商店的商主慧眼獨具,從一次偶然發生的事故中得到啟迪,以它為模式開一代風氣之先,為商家獨創立了一種嶄新的慶賀儀式——剪彩儀式。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當時,這家商店即將開業,店主為了阻止聞訊之後蜂擁而至的顧客在正式營業前耐不住性子,急先恐後地闖入店內,將用以優惠顧客的便宜貨爭購一空。而使守時而來的人們得不到公平的待遇,便隨便找來一條布帶子拴在門框上。誰曾料到這項臨時性的措施竟然更加激發起了擠在店門之外的人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更想早一點進入店內,對行將出售的商品先睹為快。

事也湊巧,正當店門之外的人們的好奇心上升到極點,顯得有些迫不急待的時候,店主的小女兒牽著一條小狗突然從店裡跑了出來,那條“不諳世事”的可愛小狗若無其事地將拴在店門上的布帶子碰落在地。店外不明真相的人們誤以為這是該店為了開張誌喜所搞的“新把戲”,於是立即一擁而入,大肆搶購。讓店主轉怒為喜的是,他的這家小店在開業之日的生意居然紅火得令人難以構想。

向來有些迷信的他便追根溯源地對此進行了一番“反思”,最後他認定,自己的好運氣全是由那條被小女兒的小狗碰落在地的布帶子所帶來的。因此,此後在他旗下的幾家“連鎖店”陸續開業時,他便將錯就錯地如法加以炮製。久而久之,他的小女兒和小狗無意之中的“發明創造”,經過他和後人不斷“提煉升華”,逐漸成為一整套的儀式。它先是全美,後是在全世界廣為流傳開來。在流傳的過程中,它自己也被人們賦與了一個極其響亮的鼎鼎大名——剪彩。

剪彩,在從一次偶發的“事故”發展為一項重要的活動程式,再進而演化為一項隆重而熱烈的儀式的過程之中,其自身也在不斷地吐故納新,有所發展,有所變化。例如,剪彩者先是由專人牽著一條小狗來充當,讓小狗故意去碰落店門上所拴著的布帶子,接下來,改由兒童擔任,讓他單獨去撞斷門上所拴著的一條絲線。再後來,剪彩者又變成了的妙齡少女。她的標準動作,就是要勇往直前地去當眾撞落拴在門口上的大紅緞帶,到了最後,也就是現在,剪彩則被定型為邀請社會賢達和本地官員,接剪刀剪斷禮儀小姐手中所持的大紅緞帶。

據歷史記載,剪彩的頭一次亮相是在1912年,地點是美國聖安東尼奧州的華狄密鎮。而這位因發明剪彩儀式而一時出盡風頭的店主,叫威爾斯。時至今日,了解這一切的人不一定很多,可是知識剪彩儀式的人卻肯定不會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