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自查自糾總結

一、當面對幼兒的個性發展有不盡相同,我有時不能面面俱到去照顧幼兒的各自感受。

今天,我應盡到自己的最大能力去關心幼兒,愛護幼兒,讓他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感覺和想法。如我們大(5)班的黃婷婷小朋友,每次做作業,我是批評多於表揚,根本沒有考慮她的能力和感覺,沒有深入去想這也是她認真完成的作品,所以學習的激情漸漸的失去了,變得不愛說話了。現在,我總是不斷的鼓勵,讓她覺得自己也行,也就有了自己的自信心,性格也開朗起來。

二、孩子的各自能力相差較多,卻要他們向同一不平看齊,疏忽了按孩子的各自特點發展。

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應該按幼兒的個體差異性,讓他們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自由發展。象有的孩子喜歡畫畫,而計算就稍差點;有的喜歡手工,卻不喜歡畫畫等等,我就針對他們的喜好,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讓他們取長補短,都到相應的發展。

三、面對孩子有時提太多的問題,或有一點兒的事情就向老師報告,而老師正好有事就草草應付,或者用不 耐煩的聲音應付了事。

提問題是孩子的天性,我應該是啟發和幫助,進一步引導孩子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記的有一次上音樂課《我愛家鄉,我愛祖國》,我是根據故事引入,當要教小朋友唱歌時,他們還是在討論故事情節,我就採用讓小朋友把故事內容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曲,這樣即讓幼兒集中注意力,又能很快的記住內容,做到一舉兩得。

四、我在上課時,經常是過多的教和提問題,只讓幼兒聽而沒有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忽略幼兒的獨立思維能力。

這就是所謂的把課堂交給孩子,而是孩子要學什麼老師就要教什麼,儘量發展幼兒的獨立思維的能力。如教幼兒認識各少數民族,幼兒對這些即陌生又很難記住,我就根據這些內容,先投放有關的圖片,並說一些相關的故事,這樣上課起來,老師就非常的經鬆了,幼兒又很快的記住老師所要教的內容。

五、平時偶然發現幼兒某一個幼兒的不良習慣後,馬上幫助改正,但時間一久自己也給忘了,而沒有讓幼兒徹底的改掉。

而今我時刻注意孩子的行為習慣,因為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將來。所為的一句古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現在不教育好,將來的改變是非常難的。

總之,只要認真對待,才能取得成功!

首先,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作為一名老師,要為我校“健康、和諧、平安、快樂”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就必須學習。學習政治理論,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習課堂教學策略。在學習中發展,在學習中成長。對於教師來說,終生學習,就是最好的發展形式之一。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鬥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明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的工作要尊重和理解個體差異,為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長,良好發展奠基。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為了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為推動教育教學持續健康發展,就要積極探索推行課堂教學改革,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這是最大限度加強教育教學協調發展的最佳途徑。堅持統籌兼顧是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目前,要把科學發展觀學習和加強課堂教學,做好本職工作統籌兼顧,有機融合,最大限度做到兩不誤,兩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