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末教師工作總結

教育是一種服務,教師是一種帶有濃厚服務性質的職業。一種為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為社會培養健康健全的人類的服務。也惟有如此,作為教師心懷一種服務思想,才可能從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誤區中走出來,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蹲下來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熟悉他們的呼吸,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東西,才能為他們鋪設好最適合他們的道路,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他們張揚個性,茁壯成長,從而肩負起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重任。

三、提高自身的學習與修養.

教師的文化修養,是一個優秀教師的基礎素質。可以說,一個優秀教師的人格結構和文化底蘊,是其事業成功必備的元素基底,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教師的氣質、風度、行為方式和感染力。知識是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突擊學習和提高的,而文化博大精深,漫無邊際,只能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才可能達到一定的造詣和功力。

首先,要善於為自己營造一種學習心境。時時想到學習,處處想到學習,事事貫穿學習。向自己學習,不時給與勤奮博學的自我以充分的肯定,增強自信,持之以恆;向他人學習,始終保持開放接受的心態,善於求教育人;向書本學習,與古今中外曾未謀面的專家如約“而至”。第二,要多讀一些教育理論名著。讀這些名著,可以系統地了解作者的教育理論體系、教育個性,從而能進行比較全面地借鑑和比照,對自己的教育觀念產生影響,從而使教育教學過程帶有專家的“影子”,“影子”多了,時間長了,自己的教育個性也就形成了。第三,多讀一些專業理論期刊。我們面對的是天天在變化的孩子們,我們的教育手段、教學方法、課堂藝術、教材處理是否也該變一變?讀專業理論期刊可以使我置身於專業教學科研的前沿,有機會接觸、探討和使用最新的教學理念(方法、手段和過程),從而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益,啟發自己的智慧。要善於積累。為了便於在書山雲海中穿起顆顆珍珠,我要學會積累,做到教學既有實踐創新,又有理論依據。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知識的海洋無邊無涯,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 我每隔一段時間讀一本好書,不僅從中受益匪淺,趣味無窮,還讓人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 總之要善於學習,勤於學習,樂於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二十一世紀是網際網路時代,世界變成地球村,網路為我們開闢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廣闊空間,它的信息量是任何其他媒介無法比擬。網際網路中有無限的教學資源,所以我們老師應當是一個網路愛好者,善於從網路中閱讀吸納“潮流”的觀點,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但能開闊自己的視野,而且能提高自己的辨別分析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別人的優質資源可以為我所用,別人的新穎技巧可以為我所法。在網路中可以毫無拘束地向同行學習,向專家學習。繽紛的網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自由學習的平台,提供了多樣化的材料,做一個勤奮的教師,就會使自己的知識倉庫更加燦爛多彩。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想,懷著一份幸福去工作,我將用寬容的心態對待孩子的每一次過失;用微笑的心態去期待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用讚賞的目光去關注孩子的每一個閃光點;用喜悅的心情去讚許他人的每一份成功;理解、關愛、激勵每一名學生,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