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工作總結:時間都去哪了

懷著對教育的夢想,XX年的8月我捧著一顆火熱的心踏上了神聖的工作崗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這2年多的時間裡我深刻體會到了做老師的艱辛和快樂,我知道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付出辛勞,我願意把自己的青春傾注於我所鍾愛的教育事業上,傾注於每一個學生身上。

從XX年至今,我帶過360名學生,現管理12級本科生161人,14級本科生165人,總計326人。經歷了橫向以年級為單位到縱向以專業為單位的跨度。同時肩負接管本科與專升本兩個不同層次學生的重任。現將本人兩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個人修養方面

第一,篤實好學,加強理論業務學習。首先,積極進行理論學習。自己平時利用書籍、報刊、網路等各種載體瀏覽國際、國內重要時政新聞,關注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高校發展的相關新聞,同時閱讀哲學、歷史等社科方面書籍,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自身修養與理論水平,指導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其次,努力提高業務水平。XX年8月,我參加了遼寧省教育廳思想政治工作處開辦的高校輔導員崗前培訓。培訓的時光,雖已如沙灘上的腳印隨著潮水的沖刷漸漸模糊,但在這次培訓中,通過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的優秀教師,以及曲建武等資深輔導員的授課,使我系統學習了學生工作中一些成熟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並能藉助更權威的理論全面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動態。

第二,立德樹人,注重師德建設。韓愈在《師說》中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傳道”是第一要務,這個“傳道”就是“立德”。在對學生教育培養過程中,我注重把德育作為出發點,“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同時,孔子的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一再提醒我,正人先正己,樹人先立德。為人師表者身教勝於言傳,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為此,我一直要求自己“身正為范”,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以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以關懷的心溫暖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嚴於律己,崇學尚德,率先垂範,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第三,愛崗敬業,培養責任意識。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好個人與職業關係的準尺,是執著於“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源動力。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新觀念,將心靈歸於本土,淡泊名利,廉潔從教,潛心幫扶學生,把學生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對學生的愛鑲在舉手投足間、嵌在一顰一笑中,讓學生時刻倍感信任與鼓舞,同時也正是在愛崗敬業中,成就了我身為教師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在平凡的崗位中領悟到從師的樂趣。激勵我繼續沿承“學高為師”這亘古不變的真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潛心研究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專業知識;在新生入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業指導中創新教學模式,大膽嘗試教學改革,進行角色互換,推崇適度引進現代教學技術,與時俱進,完成育人任務。

二、日常工作方面

第一篇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與專升本過招,見招拆招。剛入職,我就接手12級機械專業專升本學生的日常管理。專升本學生雖也是新生,但多半是本校生源,甚至是有工作經歷的,人生閱歷比我豐富,比較複雜,管理起來並不容易。為幫助他們儘快熟知校園,了解我院的教學管理,進入角色,為此,我專門為該專業配備了“聯絡員”,要求他們放低姿態,充分發揮服務職能。為了加強班級同學的凝聚力,我勇於嘗試、大膽創新,將新生見面會變為氣氛更為輕鬆的茶話會,增進同學之間的熟悉度和班級團結的溫暖感;同時在不動搖我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權力大尺度下放,以調動學生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培養主人翁的情懷,民主協商、溝通謙讓,共同管理班級。此項創新性的探索在保證學生課時出勤、獎助學金的評比等工作中卓見成效;此外,為了樹立專升本學生的自信心,結合他們自身動手能力強的特點,我大力宣傳並動員他們踴躍參加機械設計大賽,希望藉此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自信心,多名同學在省級比賽中取得成績,其中有一人還成功申請國家專利;同時,我還不忘號召他們積極參加團學活動,班上多名同學就在運動會上斬獲佳績。通過管理專升本學生,我明白了用真心對待學生,學生是能感受得到的,他們往往會投桃報李。

2. 與新生對話,妙趣橫生。我擔任了12級、14級新生的輔導員。共三個專業,人數不多使管理起來並不困難,但新生畢竟是新人,對什麼都充滿好奇,需要引導與教育。開學之初,我便召開了第一次班會,選出了軍訓負責人,解讀了什麼是“大學生”。軍訓期間,我不時去操場,下宿舍看望大家,爭取緩解他們離家千里的孤寂與軍訓訓練的辛苦。90後的孩子們敢說,與他們對話,需要智慧,妙趣橫生,什麼都問我就什麼都答,年齡的相當讓我們沒有隔閡。軍訓後,我又召開了一次班會,選舉了班幹部,制定了班級管理條例,有時會下課堂抽查他們的上課出勤。與新生對話,我明白了,作為輔導員,要用低姿態與學生交流,這樣學生才能說出心底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