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鄉鎮領導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老師,同學們:

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美好季節里,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第27個教師節,隆重獎勵一批先進教師,表彰一批支教助學模範,扶助一批優秀學生,並共商振興湄江教育大計。在此,我向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全鎮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向全體獲獎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關心和支持湄江教育事業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年之計,在於樹谷;十年之計,在於樹木;百年之計,在於樹人。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優秀人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大計,也是決定著湄江經濟社會發展速度、發展質量、發展後勁的長遠之計。近年來,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鎮教師的艱苦奮鬥下,湄江教育事業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一是辦學條件迅速改善。xx年至今,年均教育基礎設施投入超過300萬元,是湄江歷史上教育投入最大、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時期,數以千計的湄江子弟得以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我鎮因此先後獲得“漣源市捐資助學先進鄉鎮”、“省級合格學校建設先進單位”殊榮,鎮黨委書記呂曉峰同志被授予漣源市“教育功臣”稱號。二是教學質量不斷攀升。xx年至今,湄江中心學校年年進入漣源市教學質量前五強行列,這是湄江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佳績。三是素質教育成果豐碩。湄江中心學校獲得“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教育先進集體”、“漣源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優勝單位”等殊榮,漣源市第一個省級資助教研課題花落湄江並已取得良好效果,長春聯校學生兩次在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折桂而歸,xx年湖南省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啟動儀式在湄江隆重舉行並取得圓滿成功……這些成果都填補了湄江乃至漣源教育歷史的空白,在湘中乃至全省產生了良好影響。

當前,我鎮基礎設施建設好戲連台,207國道改擴建、xx高速公路、湄江國家地質公園等大項目建設漸入佳境,湄江發展的後勁更足,前景看好。面對發展千年未有的難得機遇,作為湄江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和支撐的湄江教育任重而道遠。下面,我就下一步如何發展湄江教育事業談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確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

湄江要發展,教育要先行。全鎮上下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教育事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從講政治的高度看教育,用搞經濟的力度抓教育,以對人民根本利益負責的態度來謀劃教育,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一)要充分認識教育的決定性作用

當前,科技的進步和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力量。我們要建設和諧湄江、小康湄江,教育的先行發展是根本保證。

(二)要充分認識教育的基礎性作用

人才是發展的支撐,教育是發展的基礎。當前,湄江國家地質公園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湄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良機,經濟社會的發展正處於轉型、升級、提速的關鍵節點,但我鎮農業人口眾多、勞動力素質偏低、人才總量不足且結構矛盾突出,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形勢和發展要求。如果我們不以前瞻性的眼光來科學籌劃、全力推動教育發展,那么我們就會錯失難得的發展機遇,欠下湄江父老和子孫後代的良心債。

(三)要充分認識教育的全局性作用

教育寄託著千萬家庭的希望,決定著千萬學子的命運,關係到國家民族的興衰。教育興,則百業興;教育旺,則前景好。因此,教育事關湄江和諧穩定和科學發展的大局,不容忽視,不可懈怠。

二、提高質量,確保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教育要發展,質量是生命。做好下一步的教育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努力打造漣源教育高地。為此,我們要重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打造科學合理、特色鮮明的管理機制

一所學校的好壞,關鍵在於管理。希望學校管理層牢固樹立為學生服務、為教學一線服務的思想,自覺把學生成長、教師成功、學校發展作為主要任務,努力構建科學化、人性化、精細化管理機制,建設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從而真正管出質量、管出成績、管出和諧。

(二)要建設師風純正、教藝精良的教師隊伍

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沒有高水平的教育;沒有教師的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的現代化。在此,我對全鎮教師提三點希望:一要忠於職守。講台雖小,聯繫千家萬戶;粉筆雖短,連線過去未來。一名合格的教師,必然是一個以民族復興為己任的人,是一個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最大樂趣的人,是一個為事業熱血沸騰、對學生滿腔深情的人。教師工作或許清貧辛苦,但其意義崇高無價。希望全鎮教育工作者熱愛、珍惜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加強師德修養,提高師德水平,爭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的維護者、力行者和傳承者,從中去挖掘樂趣,成就幸福。二要樂於求學。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在婁底教育界非常有名的冷水江市紅日學校校長有一句名言佳句: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河水。這“一河水”從哪裡來?唯有在知識的海洋汲取養分。在終身學習成為主流共識的今天,教師自己不樂於學習,怎么能培養樂於學習的學生?所以不學習的教師,一定是不合格的教師。希望全鎮廣大教師以此警醒自己,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最佳化知識結構,豐富自身內涵,提升專業素養。三要勇於創新。創新是教育本身的內在要求,是提升教育質量的根本途徑。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半部中國近代史由湖南人寫就”、“湖南人才半中國”,而這要歸功於湖湘文化中“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希望在湖湘文化哺育下成長的湄江廣大教師,發揚勇於任事、銳意進取的精神,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變革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在遵循基本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厲行改革,積極創新,最佳化方法,徹底改變片面灌輸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性,從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