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師節介紹

台灣9月28日慶祝教師節,此日亦為中國古代教育先驅孔子的誕辰。教師節最早由“國立中央大學”在1931年發起建立,日期為6月6日,1932年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確定為全國教師節;1939年,抗日的烽火全面燃起,教育部的工作並沒有停止,他們改定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

經歷數及考紀專家將孔子誕辰換算為公曆應為9月28日。台灣於1952年把教師節改為9月28日,直至今日。每年的教師節,不但各地孔廟都會舉行祭孔大典,以最隆重的禮儀,表達對孔子無上的敬意。在教育行政單位及各地舉辦的“慶祝教師節大會”中,也會分別頒發資深及教師節優良教師獎狀,以表彰教師們對社會的貢獻。(本報綜合)

教師節是一個感謝教師教導的節日。各國各地區節日日期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為9月10日,台灣省為9月28日。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佳句。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國小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的第一個教師節。從此,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用來慶祝教師和感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