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幹教師鑑定評語

4、科學化。以住評審集中住宿,面對面的評審,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比如有爭議的文章,小組的幾個評審可以集中議一議,討論討論,然後給出一個較合適的分。但是,一般的文章,由於時間較緊,每人在兩天內要看多篇論文,而且要寫評語,所以,第一評審打出分後,第二評審往往受第一評審已打分值的影響,基本同意簽字就通過了。而評審背對背地打分,把匿名的論文交到評審手上,一般有半個多月的時間,每一評審利用晚上和雙休日的時間,可以認認真真地細讀每一篇文章,寫出恰當的評語,根據修訂的“論文評價參考標準”,打出自己獨立見解的分值。如果兩位評審背對背打分的分差在一定的範圍內,則取平均分值為該論文的最終得分。超過一定分差,由第三位評審進行評審,對有爭議的文章,以複議組最終認定結果為準。

論文評價等級85分以上為優秀,84―75分為良好,47―60分為一般,60分以下為不合格。為了能保持基本平衡、大體合理,對“優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個等級,各學科原則上按送審論文的1:3.5:5.0:0.5比例進行評定,即優秀10%,良好為35%,一般為50%。不合格為5%。經實踐證明,這個比例是比較合理的。

三、XX年論文鑑定中存在的問題

從今年的論文鑑定情況來看,不少教師的論文,反映了教師們學習新課程、研究新課程、實踐新課程的探索精神,論文的質量普遍比前幾年有所提高。評審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應切實關注的問題,如論文的真實性問題。我們發現,一些送審的論文,不是教師自己寫的,而是原封不動地從網上下載的,別人的文章成為某人的文章,只是姓名換了一下而已。這是可恥的抄襲、剽竊。論文評審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教師的師德人品是取重要的,教師要為人師表,要堅決反對弄虛作假。如果一經核實論文是抄襲的,職稱評審一票否決。省里檔案規定:如發現抄襲情況,將處以延遲3年以上參與高級教師評審的處罰。我們將嚴格執行這一規定。再如,送審的論文,要XX字左右,不能是豆腐塊文章。文章的內容要與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等方面有關,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只有空泛的理論而沒有鮮活的教學實例,或者是觀點與例證不相吻合。至於以一所學校為單位的研究課題、課題方案、工作匯報等,原則上不要作為申報論文參與鑑定,就是送審也不會得高分。對一些脫離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實際的文章,不予鑑定。送審的論文要獨立完成,如果是合作完成的,一定要是第一作者,否則就不予鑑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