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學心得

拼音教學非常重要。如果說我們國小教育是基礎教育,那么拼音教學就是基礎中的基礎,我們必須抓好拼音的教學,這樣做意義是很深遠的,不僅為今後的識字打好基礎,更主要是發展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了學生熱愛語文的情感。有很多家長跟我說過,他讀一二年級的孩子,會用電話發簡訊、會用電腦打字、會玩qq,他們不會用五筆輸入法打字也能打出字,為什麼?因為他們會拼音,用拼音輸入法打出漢字,既快又準確。同時也可以應付考試,你看,我們的聯考第一題就是考拼音,教師考核也要考拼音。所以說,拼音教學非常重要。拼音教學要靠老師,作為老師應該把好關,認真地、紮實地進行教學。

一、漢語拼音部分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書寫即抄寫)。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習說國語。

二、漢語拼音部分的教學內容與提示

漢語拼音部分有13課,4個複習。安排了漢語拼音最基本的內容。

1.內容的組織更加科學。

第一是把聲母y w提前,和單韻母i u ü整合為一課。

第二是改變了音節的呈現形式。要求學生拼讀的音節,大多是以結果呈現,減少射線的形式。

第三是增加了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繫的內容。

2.把學習內容進行有效地整合。

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圖大都既表音,又表形。把一些圖和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

如第1課,畫面表現的是鄉村的清晨,一個小女孩正在小河邊練唱“aaaa”等等。

3.把學拼音和識漢字有機地結合起來。

在拼音教材中,從第3課學習聲母開始出現漢字。在圖中或圖下,出現了詞、短語或句子。從第3課到第13課,體現了由易到難的編排。剛開始是詞(3—5課),然後是短語(6—8課),最後是句子(9—13課)。

4.在拼音教材中編排了兒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兒歌,不但可以復現音節,鞏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強語言訓練。本冊拼音教材的兒歌里紅色的音節,都是本課新學的聲母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這樣更便於鞏固拼音。

5.複習鞏固形式多種多樣。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複習,每個複習5—6題,共21題。採用了多種多樣的形式,複習鞏固了所學漢語拼音和漢字。

這些安排充分體現了玩中學,在遊戲中學的設計思想,符合一年級國小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

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題目,抓住拼音教學的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在這一階段內,學會漢語拼音的基本內容,做到能準確地拼讀音節,為下一步使用音節做好準備。

三、我校在拼音教學的一些做法

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難學的,學生學起來也覺得枯燥乏味,所以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好好把握教材,把握課堂,進行有效的教學。以下我來談談我們學校在拼音教學的一些方法:

1、課堂上多讓學生個別讀。

我們上課時常常讓學生齊讀,齊讀時聽起來全班都讀準了,以為都會讀了,其實並不是,因為全班齊讀很難發現個別的差異,所以教學中要多聽學生的個別讀,從個別讀中,可以發現學生的掌握情況,我們可以及時做到指正。形式可以開火車讀、小組讀、比賽讀、指名讀,遊戲讀等,學生讀的範圍要大。如我現在教的這個班有個學生叫陳兆基,他上課都有認真讀,我教過他的姐姐,成績好,發音準,我以為他也是很會讀拼音,結果在開火車讀時,發現他讀i和u都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