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三年級學生寫好作文

寫作活動是由內部語言向外部語言轉化的過程,這種轉化要求能準確地表達思想內涵並為他人理解接受的轉化。三年級學生由於受知識閱歷等方面的限制,文字表達能力有限,辭不達意、文理不通的現象屢見不鮮。學生學會修改作文尤為重要。怎樣修改作文呢?國小語文五冊人教版教參要求: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怎么說就怎么寫,把話寫得完整、通順。我根據教參的要求,從三個方面指導學生修改作文:一是檢查習作是否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二是檢查內容是否具體,三是檢查句子是否完整、通順。並修改一篇文章作示範,將初稿和修改稿展示出來,讓學生作比較,從而讓學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是必不可少的。我要求學生寫出習作初稿後,自己從頭到尾讀一讀,通過語言感覺,判斷句子是否完整、通順,再做出修改與否。同時檢查改正習作中可能出現的錯別字和用錯標點,然後再交給老師檢查。作文不會離題的我就給予修改,然後叫學生謄寫在作文簿上,同時要求學生邊抄邊想,為什麼要這樣修改?這樣修改有什麼好處?這樣做,學生雖然麻煩一點,但是對於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還是有一定的幫助作用。讓學生試著修改自己的習作,初步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敦促學生養成嚴謹治學的習慣,具有積極的意義。

通過一學年的的作文訓練,學生基本能把話寫完整寫通順,能把事物表述清楚。這僅僅是完成三年級作文教學任務而已。作文是由寫話到寫作逐步轉化的過程,是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轉化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需要同學們的不懈努力和各年級語文教師的有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