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對新課標的認識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實現這個目的,就需要教師研究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語文 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等。由此可見,面對新課標,語文教師要有紮實的心理學功底,以便在教學中把更多的權力交給學生,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當今社會講究的團隊精神、合作精神:人與人的合作,人與自然的合作。群體與群體的合作。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語文課堂將是一個廣闊的訓練平台。

但要注意,開展合作學習,要給學生群體一個共同明確的任務,讓每一個學生在這任務中積極地承擔起個人的責任,並尋求學生的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協商、學會溝通、學會交流、學會尊重、學會表現自我……通過合作,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增強合作精神。

探究學習的主要特徵是“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這種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質上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做好引導者,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還給學生一片自由思考的空間。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缺乏與人溝通交流的良好氛圍,那么,語文的課堂會給學生們提供這樣一個有效的環境,進行合作,進行探究。

四、新課標的要求不應拋棄傳統

傳統語文教學方法是語文教學教學的一筆寶貴財富,在很多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如注重熟讀、背誦,注重積累和感悟等。如果能取其精華,摒棄其中的不足,融進現代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便既可做到繼承傳統教法的先進成分,又能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讓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總之,在語文課程改革中,我們要積極吸收新的教學理念,探尋課程建設的新思路,注重在課程中傳達新思想,才能使自己永遠與時代合拍、做好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