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課異構及學科價值研討活動的體會和思考

XX年x月xx日,我有幸作為觀察員參加了在xx高中舉行的“同課異構”及學科價值的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及學科價值的研討活動,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台。

因為是初次參加,我在此之前上網了解了“同課異構”的概念,在理論上認識到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首先有利於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課異構”中的“異構”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是通過不同的教師或者是同一個教師用不同的設計上同一節課這樣的手段來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更好的把握適合不同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更好的了解適合不同學生特點的教學情景、發現平時教學中的一些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方式等,來實現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其次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還有利於教師的成長,促進教師的發展。成功的教學有賴於教學者對教學情境的複雜性有充分的了解,並在教學現場進行有效率的教學決策。不論是課前對課程標準的討論還是課後對教學設計與效果的分析都是“同課異構”活動中教師得到發展的重要環節,在這些環節中教師之間的深入討論互相取長補短、資源與信息的共享等對教師的成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

一、“同課異構”活動對我的啟示

我觀摩了三節高中英語閱讀課,深深感悟到這三節課具有以下共同點,也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學習的:

1. 三位教師都能達到閱讀教學所要培養的能力,即:培養學生基本信息的獲取能力;對文章結構的分析能力;信息學習的套用能力。尤其是青島二中的於靜老師,在處理完閱讀課後,又加上了人教版教材中的與身體語言有關的文章,並讓學生獲取基本信息,並在此基礎上設定真實的情景讓學生上台表演,更體現了語言在現實生活中的套用功能。

2. 三位教師都能注重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在學生做的比較好的時候都適時地給學生以鼓勵,並且藉助本節課所涉及的身體語言予以表揚,增加了教師的親和力,縮小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雖然是針對高中的學生,但是老師對學生的表揚與肯定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滋味。學生為了再一次品嘗這種奇妙的味道就更樂於跟老師配合,積極發言。

3. 都能體現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把課堂讓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愉快地學習,這也體現了語言學科在利用這一原則的優勢。

4. 三位教師都能精心設計課堂,想方設法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張老師和楊老師的課件製作精細,注重學生對篇章結構的理解,注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體驗,讓我們看到了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和廣泛的知識面。三位女教師都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如她們都使用現實生活中常用的非語言交際的方式,並讓學生上台表演,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興趣盎然,踴躍表演。楊xx老師和於xx老師還使用視頻,在滿足視覺要求、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所學內容的同時,開闊了知識面,認識到正確套用非語言交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

5. 三位教師的作業布置都很好,於老師和張老師的作業都讓學生上網查閱更多的有關非語言交際的知識,擴大知識面,而楊xx老師的作業之一是讓學生讀本模組workbook上的一篇文章以了解更多的非語言交際在不同國家所代表的不同含義。不管怎樣都是引導學生把英語語言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二、“同課異構”活動的幾點思考

1. 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為基礎,符合學生的實際。三位老師所講課的設計理念都體現了本校的教學特色,都是各校教研組共同的結晶,各有特色。但是,因為教師在異地授課,在備課的同時應該顧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在聽課的同時,注意到於xx老師的課件設計有很多頁面上只有學生所要處理的內容,上面沒有指令性的文字,老師雖然口語流利,表述清楚,但是由於學生的實際水平跟青島二中的學生的水平差距太大,有些地方很多學生都不明白要做什麼。我想如果老師在設計課件的時候加上簡明扼要的指令性語言,使課件製作更規範一些的話,教學的效果是不是會更好呢?還有於老師在處理教材的時候,教材的內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處理完了,相對於這些相當於農村學校的學生而言,是不是有點蜻蜓點水,沒有顧及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呢?但是於老師的課設計理念是很好的,在課文的基礎上,擴充材料,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擴大知識面,確實有利於學生水平的提高。我只是覺得農村學生的水平跟青島市學生的水平差異太大了,這樣的一節課,他們真的吃不消。所以,如果我們的老師用青島二中的學生講課的話,也要注意學生的差異,設計適合他們的學生水平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