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第一學期計畫

1、課程評價。開展實質性評價,引導教師注重過程性評價,做好平日工作記錄與反思,將全體教師共同研究的評價表格用於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以達到適宜於幼兒的發展需要。

2、開展園本培訓,調整教研機制。本學期幼稚園嘗試建立有活力的學習型小組,在實際開展的各種教研活動的同時,各班成立研究小組,每位教師隨時隨地積極參與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本學期將進一步完善教研成果制度,創造性的研究教育管理的新機制,以適應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繼續實施教研活動目標考核評估,學期末評出優秀教研組,並對開展教研活動好的級部和班級小組進行獎勵。

3、在科研方面,進一步做好幼小銜接科研課題的實踐與研究,完善幼小銜接園本課程。

(1)開展《幼小銜接課程方案》實施階段性小結的研究,進一步突出辦園特色,體現創造性活動課程,探討園本課程的改革。

(2)將與國小聯合進行課題的研究,如:環境創設的銜接、任務意識的培養、藝術教育、英語教育的研究等,雙方形成“手拉手班級”,不斷增加交流與互動,紮實的開展研究性工作,使幼小銜接卓有成效。

(3)認真做好“十五”規劃課題《義大利瑞吉歐幼兒教育體系中國化研究暨<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嚴格按照省課題組的要求完成研究任務。

4.加強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與幼兒教育銜接的研究,研究創設環境,繼續開展快樂親子苑活動,積極配合區成立早期教育研究小組,研究0—3歲嬰幼兒教育模式及課程方案,探討制訂題例與遊戲。

五、家園社區工作。

1、加大宣傳力度,塑造良好形象。

積極開展社區教育實驗,樹立“服務到家”意識,定期為社區散居家庭提供教育服務上門的幫助,推動學習型家庭的研究與延伸。如:到家中宣傳科學育兒知識,指導家長怎樣為幼兒布置房間等,擴大幼稚園在社區中的影響力,提高全園教師“服務幼兒、服務家長、服務社區”的意識,以爭取家園社區資源的有效利用。

2、開展形式多樣的家長學校活動。

為了幫助幼兒家長了解幼稚園的教育特點,本學期,將開展形式多樣的家長學校活動。如:請家長參加親子遊園,幼兒生日會,召開家長育兒經驗交流會,組織家長參加親職教育知識競賽等,以更好的實現幼稚園與親職教育的同步。

3、幼稚園在元旦期間,家園共創新年環境,召開家園同樂會,各班編排文藝節目準備演出。

4.幼稚園在十一月初將舉辦家長半日活動開放,病情家長參與幼稚園課程評價。

5.幼稚園各班教師要充分挖掘、利用社區環境、文化和教育資源,做到有目的、有計畫,並體現在教育課程方案和教師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可與國小老師、學生產生互動,加強銜接,園內、園外開展大帶小活動,完成研究性任務。

六、衛生保健。

1.不斷提高幼兒飲食質量,在飲食的營養、花樣品種和搭配方面多下功夫。

☆學習兒童膳食知識,針對2—6歲幼兒每天所需的營養制定食譜。

☆定期組織伙房師傅走出去,到兄弟園所參觀學習,提高幼兒飲食質量。

☆開展伙房師傅烹飪技能評比活動,集思廣益不斷增加花色品種,爭取每周推出一道新的菜品或麵點。

2.不斷提高幼兒保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