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師個人教學計畫

又如,第五單元專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簡短的“導語”點明專題之後,編排《孔子拜師》這篇精讀課文,讓學生認識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並在課文之後提出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開展“綜合性學習”——“了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的要求。怎么開展?教材提出了活動要求、活動內容和開展活動的途徑等建議:“大家自由組成小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內容,準備怎樣開展活動,然後分頭行動,用多種方式了解傳統文化。”然後學習精讀課文《盤古開天地》,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創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像。接下來學習精讀課文《趙州橋》,從建築的層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燦爛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課後安排“綜合性學習提示”,引導學生進一步蒐集資料,做好展示的準備。再用一段簡短的過渡語,由古代建築引到古代繪畫,引導學生略讀介紹《清明上河圖》的課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最後,在“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中,讓學生交流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傳統文化,在“習作”中寫自己活動中最想寫的內容。“日積月累”讓學生藉助生肖郵票,讀背體現傳統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導學生用寫春聯、做風箏、辦手抄報等形式,展示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中華傳統文化。在這一單元的語文學習中,圍繞“燦爛的中華文化”這一專題,開展聽說讀寫各項活動,既培養了語文能力,又增進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了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