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年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畫

龍口西國小 劉聰玲 一、 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二年1班和二年9班的數學,學生通過一年級新教材學習,已經適應新課程的教材特點,順利度過國小適應期,逐步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學習上,無論是口算還是解決問題,都有很大的進步,但在審題和解決問題策略使用上差異性比較大,有些孩子審題意識差,認字比較少,對於人民幣運用方面能力比較差,涉及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的兩步問題解決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本學期仍要加強這些方面的訓練以及提高。 二、 教材內容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觀察物體(一)、表內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認識時間、數學廣角---搭配(一),總複習。(下圖)從XX年版修訂教材與實驗教材的內容對比來看,修訂版教材適當減低了難度,增強了問題解決部分的知識點,注重學生“四能”的培養。本冊數與代數部分100以內加減法的筆算以及問題解決是教學的重點,學生也初步接觸乘法和除法,表內乘法也是重點考核的內容。 實驗教材 修訂教材 一 長度單位 一 長度單位 二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二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實踐活動 我長高了 三 角的初步認識 三 角的初步認識 四 表內乘法(一) 四 表內乘法(一) 五 觀察物體(一) 五 觀察物體 六 表內乘法(二) 六 表內乘法(二) 綜合與實踐 量一量、比一比 綜合與實踐 看一看,擺一擺 七 認識時間 七 統計 八 數學廣角(搭配) 八 數學廣角(簡單的邏輯推理) 三、 教學目標: 1、 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 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 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三角尺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6、 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 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8、 體會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  通過綜合與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要求及教學重難點 1、熟練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2、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口算表內乘法,並會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措施 1.注重動手操作,形象感知,從具體到抽象轉變。 2.採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為主,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