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教學複習計畫

一、總體構想

1、主體思想:依照循序漸進、難以結合的原則,注重基礎,強調方法,提升能力。

2、複習輪次安排:本屆高三語文複習分為三輪:

第一輪(XX年9月—XX年3上旬“市一模”)專題專練,逐項過關。

第二輪(XX年3初—XX年4月底)專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相結合,查漏補差,根據聯考新動向,調整訓練重點。

第三輪(XX年5月初—XX年6月初)進行適當的應試技巧指導與心理疏導,提高實戰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校學生定位於四類學校,總體上基礎差較差,且學習主動性不強,在語文學科上的主要表現在:

(1)語文整體素養差,基礎書寫表達能力較為薄弱;

(2)閱讀面狹小,理解能力差,且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3)對待語文的態度不夠重視,學習欠缺積極性;

所以,複習過程中,應立足學生實際,抓基礎,抓落實,抓複習的有效性。努力讓學生在複習中有所得,逐步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興趣。

三、考點分析

1、語言知識

(1)語音:《國語異讀詞審音表》,課下注解、課後附錄。關注多音字、形聲字、統讀字、易混字的讀音。

(2)字形:《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辨析音、形相近的字。

(3)詞語:掌握辨析近義詞的方法,了解常用虛詞及複句的相關知識,注重熟語的積累及正確使用,重點掌握常見錯誤類型。

(4)病句:熟練掌握《考試說明》中的六種類型,培養分析能力,總結辨析方法。

2、語言運用

複習常見類型,關注新題型,多做創新題;貼近生活,注重實用;多做多練,學會表達。

3、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重點在課內,以《XX浙江省聯考考試說明》為指導,課外適當擴展,讀、背、默不間斷。

4、現代文閱讀

培養閱讀興趣,建立閱讀意識。準確理解文章內容,把握觀點主旨是關鍵;總結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方法和規律,熟練掌握答題技巧。

5、古詩鑑賞

廣泛閱讀,加強積累,進行鑑賞技巧的總結分析和點撥,授之以漁,以不變應萬變。

6、文言文閱讀

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注重翻譯與短句訓練,強化語境意識,能分析概括文中觀點、態度、領悟人物形象,體會表達技巧及語言特色。

7、寫作訓練

第一學期按文體分別訓練,指導學生掌握寫作的基本規律及寫作技巧,並訓練書寫能力,每二至三周一次,注重指導與評講;第二學期與考試結合,按題型訓練速度,精講精練,注重積累時事焦點方面素材。

四、複習策略

1、選好配套資料,以考點為專題組織教學內容。

2、以明確集中的複習目標來安排教學,以解題思路和方法指導為重點來設計教學過程。

3、要根據複習課的不同類型設計不同的課堂教學結構,上好每一節課。

①知識複習課。

各種命題角度典型實例導入→歸納知識要點、弄清聯考命題角度→典型例題訓練→評講點撥解題思路、歸納做題方法→遷移訓練(包括聯考試題未出現的命題角度試題)。

②閱讀鑑賞複習課。

課前布置預習(要求學生閱讀並完成文後試題)→上課第一環節指導整體把握文章(全文和各個局部寫了什麼,文章思路和結構,文章重點和特點)→上課第二環節進入答題,進行答題程式與方法指導(要求學生通讀題目,把握每個命題指向;審清每個試題的題意,明確解答要求;鎖定每個題目的研讀區間,探究答案;分析解答要點,規範表述)→課末小結環節,歸納文章閱讀程式和解答試題基本步驟→布置課外訓練作業。

③綜合試卷評講課。

評講試題要走出“對答案”和“就題論題”的教學模式。評講時,一要注意突出重點。錯誤面大的題目、分值大而得分率不高的題目、新題型的題目、思維難度較高的題目應該成為評講的重點。二要注意將錯誤原因的分析和運用基礎知識解答結合起來,使訓練起到強化和運用知識的作用。

作文指導課

作文指導與訓練,既要分散又要相對集中,既要系統化又要系列化。即作文指導與訓練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板塊(即系列化),穿插於各項專題複習之間,每次訓練要保證相對集中的時間對某一板塊進行整體指導(即系統化)。

4、給學生訓練的題目,老師必須先做一遍,不選錯題、無答案題,對偏題、過難題做適當處理。

5、認真進行質量分析,採取對缺差情況採取補救措施

每次模擬考試之後要認真採集數據,對學生個體和班級集體情況進行質量分析,全面清楚地了解每個小題的答題情況和每個學生的薄弱環節,從而對一個階段的複習作出小結,發現問題,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五、備考措施

1.強化合作意識。

做到精誠團結,資源共享。教師分工負責相關專題,全體老師集體討論,力爭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學習素材;研究複習備考中發現的新問題,交流複習備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