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畫

5(10.1-10.5)

國慶放假

6(10.8-10.12)

第三章 細胞

實驗:顯微鏡使用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7(10.15-10.19)

第三章 細胞

細胞生命活動單位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值

8(10.22-10.26)

第四章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分化成組織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9(10.29-11.2)

期中複習

10(11.5-11.9)

期中考試  期中評卷

11(11.12-11.16)

第五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光合作用

12(11.19-11.23)

第五章 綠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呼吸作用

13(11.26-11.30)

第五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吸收作用和蒸騰作用

14 (12.3-12.7)

第五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運輸作用

15 (12.10-12.14)

第六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

種子萌發形成幼苗

16 (12.17-12.21)

第六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

營養器官的生長

17 (12.24-12.28)

第六章 綠色植物的生活

生殖器官的生長

18 (12.31-1.4)

第七 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

19 (1.7-1.11 )

複習

20 (1.14-1.18)

複習

21 (1.21-1.26)

期末考試

以上是本人對七年級生物上冊教

八年級的生物

一、 指導思想

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為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 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

2.在繼續抓好“課改”實驗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課改”的認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3.繼續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過去兩年的教學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課改”教學新成果。

4.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過去兩年中的教學的經驗和體會。

三、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 但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

四、教學總目標要求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知道動物的行為大多是通過運動來完成的,了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都與它們的行為有密切的聯繫

3)獲得關於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的知識。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能力:1)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實踐性較強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