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教學計畫

XX——XX學年度第一學期 七年級生物教學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與生物圈之間的關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秘,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 4)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5)初步獲得生物圈中人類的起源與發展的基本知識。   (6)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7)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套用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教學措施: 1、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藉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2、做好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 3、把錄音、錄像、投影、幻燈、多煤體等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範、準確和熟練。 四、應對策略和教學構想: 1、鼓勵學生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2、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畫地安排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保證活動的落實,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4、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5、倡導探究性學習。 6、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7、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8、真正體現“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問題研究為手段,以個性質量為目標”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想聽並聽懂。 9、幫助學生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總之,通過本學期教育教學,全面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理解、掌握有關知識的同時,培養相應的能力,以套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進度安排 周次日 期教 學 內 容課 時備註18.26——8.30組織入學28.31——9.6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2課時 39.7——9.131.1.2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2課時 49.14——9.201.2.1 生物學是探索生命是科學2課時 59.21——9.271.2.2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2課時 69.28——10.4國慶節710.5——10.112.3.1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4課時 810.12——10.18 910.19——10.252.3.2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2課時 1010.26——11.12.3.3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2.4.1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1課時 1課時 1111.2——11.82. 4. 2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2課時 1211.9——11.15  期中考試1311.16——11.223.5.1  光合作用 2課時 1411.23——11.293.5.2 呼吸作用2課時 1511.30——12.63.5.3   吸收作用 2課時 1612.7——12.133.5.4. 蒸騰作用2課時 1712.14——12.203.5.5 運輸作用 2課時1812.21——12.273.6.1 種子萌發形成幼苗2課時 1912.28——1.33.6.2 營養器官的生長2課時 201.4——1.103.6.3 生殖器官的生長2課時 211.11——1.173.7.1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7.2 我國的植物資源1課時 1課時 221.18——1.243.7.3 我國的綠色生態工程 總複習1課時 1課時 231.25——1.31期末考試242.1——2.7結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