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1年國小第一學期教研計畫

4、紮實落實三級目標管理。教師要將本學科總體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緊密聯繫起來,繼續將單元教學作為提高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來抓。重視單元檢測,並隨時將單元檢測的成績上報學校總成績冊,便於學校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校將分別對語數基礎知識進行檢測。

5、認真開展每周四的興趣小組活動,確保活動開出率,提高活動質量,爭取辦出特色,本學期成立的興趣小組有:電子琴小組(張金玲)、體育小組(茹作聯)、文藝小組(楊曉春)、美術小組(殷麗)。有輔導教師制定好活動計畫,每周四下午兩節後開展活動,時間保證在一小時以上,注重活動質量,注重學生技能的發展,讓學生能真正帶著興趣去活動。重視圖書借閱工作,建 立 班 級 圖 書角,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6、採取多種形式,豐富學生課外閱讀。每周五下午活動課為集中閱讀時間,各班的圖書角,學校圖書室都要該時段開放。採取互相傳閱、借閱。生均每月借閱不少於4次,圖書管理員要做好詳細的借閱登記。班主任要指導學生怎樣去讀書,怎樣做讀書筆記,交給寫讀書筆記的方法,提倡多讀書,讀好書。低年級每天寫摘錄和自己的見聞,四五年級寫讀書筆記。每兩周語文教師簽約一次。將讀書、說話、寫作結合起來,切實重視說話訓練,語文課堅持每天的說話訓練(成語故事、名人名言佳句諺語,古詩朗誦等),以天天來演講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7、按照學區有關要求,組織好教師的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爭取本校教師掌握較高的計算機操作技術,能熟練製作各種課件。學校在第18周組織教師進行課件製作比賽,並予以評獎。同時建立楊老師與杜老師、張校長與殷老師、謝老師與茹老師的1+1幫扶隊伍,積極幫助教師快速提高,成長。

(三)強化校本教研

1、深化教研、促進課改。1)、學校成立課改工作小組和課堂教學評價小組,由謝生玉任組長,成員:張金玲、楊曉春,指導課改實驗工作。2)、利用校本培訓時間,認真開展集體備課和反思交流活動,在集體備課中進行備課方式的研究,探索適合自己的備課方式。同時每位教師每月撰寫2篇案例、反思。3)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講座光碟、案例實錄、反思交流、課題研究(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等多種形式,使教師與新課改共同成長。4)、加強交流與學習,學校校長、教導主任聽課每周不少於2節,教師每周聽課不少於1節。結合片區教研活動,每月開展一次課堂教學評賽活動(定課賽主題),學校領導要上好指導演練課、示範課。5)、學校各教研活動要圍繞課題運行,教師人人也要有教研課題,課堂教學與論文撰寫要圍繞課題進行。6)、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採取多種形式(喜報、便條、書信、家訪、家長會等),與家長友好溝通、協調,促進課改的順利推進。深入研究併科學合理有效地用好管好成長記錄袋和家校聯繫卡。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育的新穎性,實效性。學期內,教師積極爭取多上、上好每一節電教課,至少每周上好4節多媒體電教課,要提高多媒體電教手段的實效性,不生搬硬套,不應付數量,上之前,授課教師要認真熟悉所用的課件,課後要及時填寫好電教單。除此之外各個年級根據學科內容,採用教師蒐集、學生製作等方式,把教具、學具引進課堂,變抽象為具體,為學生易於接受知識,鍛鍊動手動口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制定實驗課計畫,認真上好演示、分組實驗,及時填好實驗單。重視音、體、美、科學、微機等課的教學。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