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進小結2篇

我制訂了一份改進計畫,我的改進目標是:以學生為本,注重因材施教,分層教育;“授之以漁”注重學法指導並根據這個目標,制訂了一系列的措施,最後,把這些措施逐步的落實到每節課中。

我們常說“一個手指伸出總有長短”何況人呢?由於各種原因,每個孩子接受領悟能力總是有差異的。為了讓每個孩子體驗成功,提高學習興趣,本學期我注重以學生為本,注重因材施教,分層教育。在課堂上,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每個孩子在自身基礎上不斷提高。如在教授《微笑著承受一切》時,我要求學生想像桑蘭是如何克服困難,自己穿衣,自己吃飯,自己涮牙的時,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不一樣,所以先出示了一段描寫桑蘭涮牙的語句,然後我要求班中孩子根據自己的實力進行想像,第一檔只要求將老師給的描寫桑蘭涮牙的語句背出,第二檔要求根據老師給的例句,想像桑蘭穿衣吃飯的情景,第三檔自己組織語句,想像桑蘭吃飯穿衣的情景。通過這樣的分層要求,每個學生都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了桑蘭是如何吃飯、穿衣、涮牙。另外,每周的練習也採取了分層,我在每道題目後用星數標出題目的難易程度,星數越多難度越大,我讓學生自主選擇題目,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學習興趣更濃厚了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方法的掌握是終身受用的。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在語文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語文習慣的培養。現在的課文篇幅較長,教授的時間又短,光靠課堂上講解肯定是不紮實的,所以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為了不讓預習流於形式,我每天布置書面預習作業,並且認真批改。通過預習,學生至少課文看過了,課文中的問題也思考過了。我從他們的預習作業中也知道他們容易寫錯的字,他們不易理解的問題,這樣在課堂上我可以有的放矢進行講解,提高課堂效率。課堂上認真記筆記,記錄課文要點,語文知識點。課後複習,複習是重新學習舊知識的過程。德國學者狄慈根指出:“重複是學習的母親。”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溫過而知新。學習新知識,要經常複習舊知識,有利於鞏固、套用和提高。教授反問句時,告訴”他們改變反問句的反問句的方法,寫作文時告訴他們選材要新穎,結尾要點題。總之在教授時,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傾其所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感到:要做成功一件事,務必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更需要腳塌實地去做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課堂教學改進小結(2):

本學期我任教初三年級的物理教學任務,這一學期即將過去,總體看,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畫,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變教學方法,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的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構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新課程標準貫穿了我的思想,走進了我堂

怎樣教物理,《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作為物理教師要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因此我不斷的學習讓我有了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而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了解,本學期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