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研活動小結2篇

一、教研活動目的

高等學校要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教育部發起並委託中文教育指導委員會和大學語文研究會合作召開的研討會上,專家們一致呼籲,應把大學語文當成大學課程里的公共必修課。目前,加強大學語文教育的氛圍和共識已基本形成,但是,大學語文究竟應該如何定位?這門課程的功能、目標究竟是什麼?它應該具有怎樣的課程特色?在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方面應怎樣發揮作用?這些問題在許多高校至今懸而未決。此次大學語文教研室赴江蘇大學人文學院開展教研活動,旨在通過學習、交流探尋上述問題的答案,解決大學語文課程建設中的一些棘手問題。

二、活動時間、過程、內容、人員

1、活動時間:XX年4月10日一天。

2、活動過程:

上午7:30 從學校出發。

9:30——11:30 與江蘇大學人文學院黨總支鄭書記、分管教學工作的梁院長以及有關教師交流、研討了大學語文課程建設問題。

下午2:00——2:45 聽劉達科教授上的大學語文公開課《西廂記》。

3:00——4:00 與江蘇大學人文學院有關領導和教師探討了大學語文的教學藝術、教改方法以及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等問題。

4:00—— 5:30 返校。

3、參與對象

人文社科學院有關院、系領導葛侃明、蔣蘇苓;大學語文教研室全體教師白葵陽、

達紅、汪祿應、朱炳根、張香萍、葛雪梅。

三、活動體會和感悟

1、走出校門開展教研活動,與其他高校的同行交流和研討,有利於教師開闊眼界,取長補短。

在這次活動中,江蘇大學的一些教師談到如何處理大學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係;如何讓學生明確語文學習對整個人生的重要性;如何擺脫大學語文邊緣化的尷尬境遇;如何根據學生專業的特點因材施教、確定教學的側重點和考核的不同方式;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大學語文的興趣;如何處理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係等問題,都給了我們很大啟發。

2、組織開展此類活動可以增強合作意識和凝聚力。

大學語文課程教師大多教學、科研、進修等事務繁重,但都能珍惜這次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在臨行前主動請求調課、補課。在整個活動中,大家一起交流教育教學心得、科研活動的體會、學校的前景、生活的甘苦、合作的愉快等話題,最後形成今後大學語文教研室教育教學工作的兩點構想:

(1)申報一個課題:

大學語文課程人文素質教育創新研究。

(2)製作一個大學語文學習網頁:

請有關老師和學生設計製作,希望把大學語文網頁設為人文社科學院或教務處的一個子目錄,主要用於發表學生的優秀習作;發布大學語文教學和研究活動信息;教師、學生交流大學語文教和學的經驗或體會;教師向學生推薦或介紹時文精萃和有關學習參考書;師生問答互動等。

(3)精編一本大學語文教材:

目前全國共有大學語文教材一千多種,其質量良莠不齊。現在我校使用的新編大學語文教材雖然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一些上過大學語文課的教師希望通過共同努力,兼取眾家之長,編選一本既有自己特色,又能體現當代高等教育理念且適合我校學生實際的大學語文教材。

中文教研活動小結(2):

本學期,文科綜合教研組在校長室和教導處的領導、指導下,順利組織完成了各項任務,現總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