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2024年春教學工作總結

【指導思想】

以健康養成年為引領,以實施郊區“八字”課堂教學改革和導學案課改工作為重點,以構建開展同伴學伴學習小組運行合作學習為手段,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郊區關於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指導意見”為指導,以“精細管理,精緻課堂”為手段,以“精品學校”為總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為突破口,以紮實有效地開展教學常規管理為依託,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構建有效課堂,強化教學管理,改進評價策略,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為突破口,以紮實有效地開展教學常規管理為依託,規範教育教學行為,提升教學質量為核心,向嚴謹教學管理、優質課堂教學、有效校本研修要質量,將教學與育人、課改與教研、管理與創新融於校本化建設之中,融於“三文校園”創建工作之中,進一步形成“一先三優”(先進辦學理念,優秀團隊精神,優良學習風氣和優質教學質量)的教學特色。

【中心工作】

1、精細化教育教學環節質量監控指導管理與評價,鞏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2、強化同伴學伴學習小組專題科研,創新科研形式,增強科研實效。

3、深化導學案課堂教學改革,改進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形成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工作目標】

1、教師素質——業務素質、教學技能位於全區上游;

2、教學質量——過程測試、終結考試位於全鎮上游(前三名);

3、校本研修——課堂模式、有效教學位於全鎮上游;

4、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實效課堂位於全鎮上游。

【具體工作情況】

創業發展教師。本學期,我校圍繞郊區教育局提出的“閱讀、體驗、互動、鞏固”八字教學理念,  認真落實了“實嚴勤精”為核心的教學策略,強化了由教師個體——教學班級——教研組——教務處為一條龍的教學生產服務流水線,以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和水平為著眼點,以提高教師的敬業精神為立足點,互促共動,比學趕幫,創設了寬鬆、和諧、進取、務實的工作學習氛圍,初步形成了“一先三優”(先進辦學理念,優秀團隊精神,優良學習風氣和優質教學質量)的教學特色,取得了優秀的教學成績。同時在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素質,改革教學方法和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等方面做了積極的嘗試,課堂教學實效性在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在增強,同伴、學伴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在成熟,教師的教學研究氛圍比以往更加濃厚,形成了寬鬆、和諧、務實、進取的三六管理(課堂教學六注重,教學研討六反思,學生自學六環節)的教學特色。

(一)以實為主,創業發展教學成績

我校把教學工作視為學校一切工作之中心,倡導以教學為主、育人為本。因此,我們制定了“為學生的美好人生做準備”的辦學理念,“明理守信,崇文尚德”的校訓、“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的教風、“勤學尚德,自主創新”的學風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進一步實施正面教育和隱性教育,積極構建和諧的育人氛圍;以實為本,制度與人文性相結合科學管理教育教學工作的整個環節過程,真正使教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求得了高效。我校教學成績連續三年考試中,名列全鎮上游。1.課堂教學模式。以“標-學-講-練-測”為課堂教學基本結構、以“閱讀、體驗、互動、鞏固”為基本學習方法、以太谷導學案為設計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保障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學習為主流、以合作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以教師精講點撥拓展延伸為“教”之主要內容、面向全體學生、全員互動的均衡發展教學策略和學習目標共享同贏的教學理念進一步實現。

2.導案。我校的導學案教案程式,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區教學工作評估方案和區教育局關於實施導學案的指導意見,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自上而下集結了體教師的智慧和經驗,追求實效備課,有效教學。要求每位教師必須盡情精心盡力地在不斷反思的基礎上備好課(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輔導),上好課(激情教學、有序教學、有效教學、精講多練、當堂測試),批改好作業(保證“三批”、全批全改、面批面改),講評好作業(激勵評語、改錯及時、高年級嘗試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與教師總評結合,尤其備好、上好複習課,設計好題組練習,上好試卷講評課),輔導好學困生和特長生,創新作業評價和批閱方法,做好學習過程和終結測試後的質量分析。

3.學案。3-6年級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的學案編寫,呈現出部分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進行選擇性的主編學案,逐步規範和有效地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運作。既節省了課堂上的有限時間,增加了當堂學習和練習的密度與容量,又使教師及時掌握了學生的接受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和查漏補缺,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學案教學讓學生更加喜愛,教師更加得手。

4.學習小組。我校是小班級教學,很適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運行和管理。3-6年級個班級教師創造性地構建了同伴學習小組、學伴學習小組。經過合理編排、科學命名、學生培訓,保障了小組學習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教師堅持使用、合作學習、全體互動、捆綁評價、綜合實施,大大激發了國小生的學習情趣,形成了小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使全體學生的學習機會、學習方法、目標完成得到均衡發展。從而逐步培養了國小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學習技能和學習習慣。教師教的方法、語言、行為、理念等,學生學的態度、情感、興趣、方法也更加煥然一新,效益倍增。

一年來,我校以“實嚴細活”為手段規範抓日常教學工作,保證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了教學質量;我們不遺餘力抓課堂教學改革,教師的教學思想和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與興趣得以空前發展與解放;教師教的方法、語言、行為、理念等,學生學的態度、情感、興趣、方法進一步煥然一新,效益倍增;教師的教學環節更加有效。從日常的教學工作和公開課教學中可以看出,我校教師的備課更加用腦用心、注重實用,盡其能進行信息技術手段教學,藝術、音樂堅持在專用教室學習;上課更充滿激情與和諧發展;輔導更著眼於實,誨人不倦;作批更加認真而細緻,瞄準今後的發展;考核更適宜而注重學生的發展,積極實施家長簽字把關制,使學校與家庭合力教學。學生的口語表達、計算、操作、朗讀、交際、習作、演講、唱歌、欣賞等能力獲得大發展。毫不誇張地講,河下教師現在的工作主動性、育人的責任心、事業的上進心、教研的積極性,均現強勁發展勢頭。

我校的藝術教育和第二課堂、課外活動成績顯著。在聯校舉辦的藝術節和藝術教育月活動中,我們展出的藝術教育成果版面和10幅優秀學生美術作品,獲得好評,並參加了市科技繪畫競賽,文藝節目2個獲得聯校二等獎。

我校教育教學檔案,圖文並茂、隱性教育、資料殷實,良好服務,已成為我校教學檔案建設的真實寫照。

(二)以校為本,創造發展教科研

我校一向注重教育科研,科研製度健全,科研檔案完善。我們將教科研工作放在校本化建設首位。靈活、隨機、規範地開展教科研活動,開展特色化的學科組“兩分鐘教研”活動,推進了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較大轉變;提高了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教研意識和行為的加強,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素質。我們每學期組織課堂教學達標活動和學科研討專項活動,讓教師高質量備課,創新備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校又組織了專題評課活動,教導主任做針對性的專題講座,校領導為每位教師針對性的出講座專題,把學月反思會診做深做透。同時積極組織教師教科研論文。

我們的教師人人有課題、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石愛花、趙風萍、鄭滿科、張曉紅、荊素琴等15人次獲得師區論文獎。學校主要領導主抓《學生學習組織的構建、運行和評價策略的研究》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的研究》課題,使學校的教學育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體系。我們不遺餘力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抓學生合作學習,抓學生自學,抓教法改革,抓當堂訓練和當堂測試,使教師的教學思想和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與興趣得以積極發展與解放。李秀衛、趙衛芳等老師為領頭雁的課堂教學改革在聯片教研中得到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