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英語教學工作總結

雖然教學上,根據不同的班級用了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但也有許多的相似之處,我總覺得,班級中的中等生是最值得老師投入精力的。因為,他們提高了,優生能夠更加的提高,而也能給比他們差一點的學生以鼓舞,帶動全班的學生提高。在中等學生的培優方面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準備課時的重點在他們,講課的重點在他們,提問最多的是他們,找談話最多的是他們。

3. 分析自我,提高教學水平

只有清楚的認識了自我,才能進一步的尋求突破和成功。我教了多年的初二、初三教材,研究過中考的試題,對於考試的方向,講課的方式形成了一定的套路,但是有些該成形的沒有成形,不需要墨守成規的沒有變化。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了調整和改變。這些也因此成為了我教學中的亮點與應當發揚的地方。

在英語的課堂上知識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英語課堂光憑耳朵聽和眼睛看是遠遠不夠的。作為英語老師,應當科學地指導學生做好英語筆記,培養學生成為能夠自主學習的學習者,增強持之以恆、終身學習的能力與意識。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做好英語筆記,高效地學習英語呢?

我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嘗試,認識在提高,經驗在逐漸的積累,開始教學的幾年裡,我也要求學生記筆記,記錄老師講課的重點,學生記得零散,不系統,同時並沒有加強檢查,最後有一部分學生根本沒有記筆記。為此,我接下來的學期中就要求每位學生要有筆記本,同時,加強了檢查,這樣,人人教有了筆記本,可是,檢查後發現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有時筆記的準確性都受到影響。學生筆記記的不準確,那么記憶起來會有負作用的。對此,我又進一步的調整了要求與作法,學生必須與我的板書一致。這樣做的好處是加強了知識的準確性,學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但有一點問題,就是效率太低。

在本學期中,我繼續的在探索英語筆記的好記法。結合以前對於此事的思考,我嘗試了一個新的操作方法。我將筆記當中的知識點進行了排序,選出了必須要記住的知識點,我發揮了自己打字比較快的長處,將第一課的重點知識點列印出了一份,減少了學生在課堂中背誦筆記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之處。這樣,每一課的筆記都延續前一課的知識點的次序,提問起來很有效率。學生也可以結合我的統一筆記整理自己的個性化的筆記。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英語基礎、學習環境、學習習慣、學習經歷都不一樣,對英語學習的認識也不一樣,學生的筆記也不可能在形式上千人一面,內容上千篇一律,我對學生的要求是在記筆記時也應充分體現個性,將英語學習所具有的個人意義融進課堂筆記,記錄在補充筆記當中。通過自主的學習、整理和豐富課堂筆記,讓英語課堂筆記成為他們自己英語知識的百科全書,這樣課堂筆記才能實用、有效。列印筆記的準備工作及列印的過程,雖費時費力,但是為了學生的進步,付出也是值得的。

在堅持中,我也有懈怠的時候,當筆記打到200多條的時候,那個工作中有很多的事情要忙,最累了,正是那時我得到了組內其他人的鼓勵,因此堅持了下來。當打完後一算,整個三個單元的筆記就有300多條,還不算單詞,排除重複的內容,估計可能達到XX左右吧。可見中學四年,學生要在英語上記多少內容,投入多少的時間。

對於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除了考試外,主要還有兩個方面,課後作業的完成情況和提問的情況。對於課後的作業,我布置了比較個性化的作業與練習,能夠在單詞提問中全對的學生免寫全部單詞,對於不對的學生則要求抄寫一定的數量。這樣節省了學的好的學生的時間,也對學得不好的學生有促進。後期在操作中改為能聽寫對哪個詞,免寫哪個詞。這樣所有學生有關於記單詞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每天都有至少30多的學生來到辦公室里聽寫和提問,他們更有時間將機會去鞏固其它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由於對於學生的留作業與練習的尺度有些單一,有部分學生完不成練習,這樣給人一種每天他的練習多的印象,今後還得進一步改進,對下學期留練習的方式的改變方式我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思路了。

從前我對於課堂提問環節運用的不好,沒有起到督促學生複習的作用。為此,我想了一些操作辦法,經過實踐,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也有待於今後的改善和提高。具體作法如下:

我將班級分為八個小組,然後,我寫了1到8個數字在8張小紙片上,上課前,我抽出一張小紙片,按紙片上數字提問對應的組。這樣,學生們在課堂都能夠認真的準備,防止被抽到。因為被抽到的可能性大,組內的同學為了小組的榮譽積極背誦,互相督促,學習氣氛較從前有了較大的改善,學生的熱情很高。通過這樣的操作學生的記憶知識點的積極性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