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2024年學校教學工作總結

一年來,我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德育為首、質量為先、育人為本、和諧發展、創家長放心的學校、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題、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考風、班風”為重點;以抓質量為核心;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以服務師生為宗旨;以建設“文明、和諧、平安”的校園為目標;以人為本、實施人性化管理。開展“抓學風、轉教風、促質量,抓安全、促和諧、保平安”的活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大力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鼓勵教師相互學習,抓住機遇派出教師參加學習培訓,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德育水平。

1、一年來,學校十分重視班子建設、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國家大政方針、學習《教育法》、《教師法》、《職業道德規範》、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活動,紮實抓好教師的政治理論工作,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人均記筆記2萬餘字、寫心得體會6篇以上、自查自糾材料2份,有宋警等3名同志積極要求上進,被組織考察為預備黨員。

2、學校年初制訂了《德育工作系列化方案》、師德師風建設計畫,使學校德育工作有計畫、有組織、有目的地順利開展。

3、借建國六十三周年,開展師德師風演講、書畫展、慶“七一”歌詠比賽等活動,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4、每期堅持開展師德師風個人、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評選活動、全面提升教師形象。

5、堅持開展學生德育工作教育,充分利用班會、 國旗下演講、文體活動、養成教育活動月、入團儀式、為困難學生捐款等形式,開展文明禮儀教育、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感恩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王鵬飛老師被縣局評為“德育工作先進個人”,16名學生在養成教育中受到表彰。

6、深化“養成好習慣”活動,在校收到良好效果。

二、學校管理逐步走向規範化、精細化、科學化。

1、本學期初,修訂並完善了各類管理制度20餘個,特別是《教師績效工資實施方案》和《年度考核方案》,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2、堅持科學管理,努力使學校走上民主科學的軌道,成立了工會、教代會,不斷完善民主管理和校務公開,凡是學校的管理制度,都要經過工會、教代會審議通過,堅持民主理財,實施校務公開。

3、加強班子建設,班子成員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職責明確,能獨當一面地負責好各自的工作。

三、深化課改,發揮部室作用,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在重視各項工作的同時,我們始終沒有忘記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這一主題。

1、紮實培養了一批教學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通過組織教師開展匯報課、示範課、優質課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劉小平、張佳萍、倪玉峰老師被評為“教學能手”。

2、緊抓教學質量不放鬆,實施單元過關、月考制度,經過共同努力,成功培養了常康等35名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

3、開展教研活動,轉變教法促進質量提高,姜瑛、宋軍峰教老師的教具製作受到縣上表彰,閆婷、吳淑芳等9位老師所任學科教學在縣上質量評比中獲得優異成績,受到學校表彰獎勵。

4、重視教師培養和學歷提高,鄭雪麗、郭任婷、閆婷等3名教師參加省、縣級教師業務培訓,夏玉、趙冬梅2位老師獲得本科學歷;劉玉柱、王宏亮、寇亞麗老師的教學論文在各級刊物發表。

5、重視特長生培養 ,我們組建了體育鍛鍊隊、音樂培養組、美術訓練組,一批體音美專長學生得到專業化訓練。

6、開展“差生轉化“和”學困生幫扶“工作,本學期七、八、九年級教師分別確定了30名幫扶學生對象,責任到人,包抓目標明確、效果顯著。

7、重視期中考試和質量分析,及時召開家長會,了解學生各方面情況。

8、對學生進行學習行為習慣養成和學習方法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9、重視遠教工作,充分發揮遠教作用,遠教教師工作認真負責,天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資源衛星下載裝置,下載資源,抽出時間,及時刻錄,整理編目錄,以供全體教師使用;紮實培訓畢業生,提高為農服務水平;鼓勵教師利用多媒體上課,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從教水平。

10、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開展分組實驗、演示實驗、自製教具完成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規律,發現定律,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良好道德情操和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