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我們三(3)班全體師生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領導下,在各科任老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幫助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期末考試,語文科平均分85.9分,及格率98%,優秀率85%.黃韜,左意然,趙曉曉三位同學分別榮獲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期考總分第一,第四,第五名,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李時珍》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一說."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有的說:"文中第一,和末尾自然段中的'著名','藥','立志學醫''一邊行醫,一邊採藥''編寫本草綱目'這幾個詞就把李時珍的情況特點及優秀品質都介紹給我們聽了,她不愧是我國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我為他深感驕傲."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升華認識.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水滸傳》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學習《春》後,組織學生去郊外走一走,尋找大自然的足跡,領略大自然的風采,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黨和人民的要求尚差甚遠,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