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3、十一月份區“四環節”過關課。

十一月份,根據區指示精神,我校制定了具體的過關課安排表,也是我校的又一輪賽課。每周三為語文賽課時間,周四為數學賽課時間,周五為其他學科賽課時間,且人人參與,人人過關。每位教師作課前都要找學校特聘專家說課,作課時由專家和本教研組教師對照評課標準聽課打分,作課後評課。凡作課不過關的教師均要重新備課、作課,直到過關為止。此舉有力地推進了“四環節”改革。

四、成立“線上工作室”,重引領。

名校成就名師,名師促成名校。為加快教師成長步伐,本學期,我校強力推出《線上工作室》,該工作室加強對骨幹教師隊伍的管理,促進教師穩步快速成長,實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保障名師,,已實施四環節為主線,以提升骨幹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教科研能力、課堂教學水平及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為突破口,從而全面提升劉小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目前這個工作室有科學管理模式,工作室成員有具體的研究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和義務,這些也為“四環節”教學法的實施提供了不竭動力。

工作室成員由區名師,區骨幹教師,市學科帶頭人,市骨幹教師組成,同時他們也是“四環節”教學法的實驗教師。具體名單如下:

殷瑞枝  安淑娟  康莉  劉雲霞

郭月霞  萬麗娟  劉冬玉  張琳琳

這些同志,師德高尚,教學素質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曾經承擔過市、區公開課或區、鄉教師培訓任務,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具體職責如下:

①每學年制定讀書計畫,每學期讀書不少於5本著作,並做好讀書筆記

②每學年要依據教學中的熱點、焦點、難點等突出問題,進行課題化研究。做到有計畫,有記錄,有總結,期末在學科組進行交流,也可以發表論文。

③每月做一次四環節示範課,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賽課活動。

④每學年要固定指導1~2名青年教師,做到有計畫,有記錄,有明確目標。

⑤切實幫助青年教師成長。

⑥每兩周在劉小線上工作室部落格上發表一篇博文。

⑦一月進行一次主題交流。

⑧每學期做一次專題報告。

十一月份,線上工作室的老師們圍繞“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進行了為期一下午的交流,就如何分組,何時需要合作交流,怎樣教會學生合作,怎樣評價才有效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五、加強常規管理,抓“落實”。

周三下午,我校語文組進行了第一次常規檢查,本次常規檢查以檢查教案和札記為主。檢查發現:各位老師都在用心進行教學,教案有許多獨特設計,札記多是自己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做法和措施,給人很多啟發。

11月底,在劉家莊國小的大辦公室里,全校語文教師熱火朝天的進行了第三次常規檢查。

看著一本本字跡秀美的教案,感覺賞心悅目;一篇篇生動真實的札記,看後如雲撥霧豁然開朗,收穫寫在臉上;望著練習冊,作業本上的紅隊鉤鉤,批改作業的一幕幕又重現於眼前,幸福與快樂藏於心間·······雖是檢查,卻是回顧,又是重視工作,又是共享快樂的美好時光,

五、教學成績

陽光總在風雨後,經過一學期的努力,語文教師的滴滴汗水終於迎來風雨之後的彩虹。在七位教師的論文榮獲市、省一二三等獎,劉冬玉的兩篇論文發表在《語文研究與教學》上。四年級兩名學生作文發表在《個性化作文平台》上。多名教師在“東風鄉小作家四季歌”徵文比賽中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