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第一學期學校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校踏上了實現“五年省市名校”奮鬥目標的征程,確定了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主線,以科研教改為著力點,以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切入點,以課堂教學改革,“學案教學”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科學規範教與學的每個環節,突出“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基本做到了教與學的和諧發展。同時,面對我縣周圍部分市縣已經出現甲型h1n1流感的現狀,及時制定周密的防控方案,學校實行全封閉管理,基本形成了“科學發展全面抓,教育教學紮實抓,防控甲流重點抓”的良好工作局面,確保了全校師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清晰的工作思路,有效的實現舉措,贏得了上級領導、家長、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圓滿完成了學期初制定的各項任務。現做如下總結:

一、踐行科學發展  規範細化管理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校全體教職工的思想認識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並立足本職工作認真實踐、落實,保證了學校各項工作更加規範、有序、科學發展,基本形成了良好的運行管理機制。

1、著眼可持續發展。我校是一所有1XX年歷史的百年老校,曾培養出原xx華國鋒,現國家老促會會長王作義將軍,原山西省省委書記李立功等一批棟樑之才,他們開拓進取,為祖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如今,這所老牌學校重新恢復“城內完全國小”稱號,學校新組建的一班人堅持“傳承深厚文化積澱,發揚光榮歷史傳統”特色辦學思路,緊跟縣委、政府華陵建設的步伐,認真規劃華老母校的長遠發展,紮實踐行科學發展觀。

2、堅持以人為本:我校堅持以“學生主動發展,健康快樂成長”為出發點,在德育上狠抓養成教育,在教學中推行學案教學,在校園裡營造和諧氛圍,基本形成“學校和諧文明,教師精教善管,學生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

3、立足統籌兼顧:學校的各個職能部門在制定出台制度,執行管理時能緊緊圍繞“傳承教育”的辦學特色,在工作過程中,做到以校長室為統一指揮中心,相互配合,協調發展,確保我校如期實現了“兩年全縣一流”的階段性發展目標,健步走在“五年省市名校”的奮鬥征程上。

二、最佳化師資建設  促進專業發展

本學期我校圍繞“全面實施學案教學,強化信息技術培訓,提高教師使用電腦、多媒體設備的能力,適度超前推進教學改革”的工作思路,務實地開展了教師的培訓提高工作,教師電子備課能力進一步增強,合理運用多媒體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保證了教師、課程、信息技術的共同成長,有效地促進了學校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校本培訓。本學期,鑒於甲型h1n1流感蔓延的形勢,我校主要立足本校內部培訓。為提高教學設備的使用效益,充分發揮電腦教師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指導、引領作用,教導處利用每周三教研活動時間,以學科分批組織教師進行電腦高級技術的系統培訓,現在大部分教師能自己製作課件並能設計出形象、逼真動畫效果,課件製作從能做提升到了能做好的水平,並能在課堂教學中熟練操作,合理使用,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2、走出去培訓。學校保證5%的教育經費用於師資建設。支持教師參加縣級以上的觀摩研討、專題培訓活動,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繼續教育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學歷層次。所有教師均按計畫參加了縣級信息技術培訓,全部取得合格證;10月份派出電腦教師參加了進修校組織的信息技術高級研修班學習;11月份派英語教師在北京參加英語高級研修班學習,基本保證師訓工作落到了實處。

3、強化職業道德。由學校黨支部牽頭,各處室緊密配合,組織教師認真開展學習實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學校採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保證每位教師認真學習了毛澤東、鄧小平、xx四位國家領導熱關於科學發展觀的論述,省市縣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有關理論書籍以及《教師法》、教育法》、《教師職業道德》等書籍,提高了教師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本職工作的水平,增強了教師愛崗敬業、務實創新的能力。

三、加強教學管理  紮實學案教學

我校堅持以“課堂教學改革,‘學案教學’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聚精會神抓教改,一心一意謀發展,務實地開展了一系列教學工作。具體如下:

1、 教學常規

①備課:改革備課方式,全面推行“教學案一體化”,即教案設計主要備課堂上使用學案的過程,突出重點的方法和突破難點的措施;學案設計主要是體現探究新知的過程,鞏固新知的技能訓練,立足 “主體參與、主動思維、分層最佳化、教學相長”思路,堅持“面向全體、全員提高”的原則,教研組集思廣益,紮實備課環節,進一步探索有益的備課模式。我校於11月6日,12月5日對教師的備課本、學生完成學案情況進行了兩次全面細緻的檢查,發現大部分教師能能立足本人教學風格,本班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教案、學案,能及時記錄下使用學案的過程,做好修改與使用批註,認真寫出教學反思。但也存在教案設計照搬教參,過於籠統,技能訓練設計過於簡單,或者無層次性,教學反思大話、套話等應付現象的存在,教導處及時找這些教師進行誡勉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