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桃園生態村建設計畫書

為了探索人類回歸自然,過上田園生活,實行自然農耕、自然教育、自然養生,由華德福教育專家、自由作家、自然之友會員、河南綠色中原小組成員、焦作市綠色天成環保志願者行動團發起人、焦作市馬村區民革黨員、民革焦作市祖國統一委員會委員、《稻草人的頭,鐵皮人的心、獅子的勇氣》一書翻譯者盧泰之先生牽頭,計畫開展桃園生態村園區。

我們都知道雲南有一個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藏語,翻譯為漢語就是人間天堂或世外桃源之意。我們也知道,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我們的桃園生態村的目標就是辦成現今的世外桃源,辦成焦作市的香格里拉。

目前,綠色天成志願者團隊已經開始著手開展桃園生態村的建設,自XX年開始考察,XX年伊始開始投入建設,目前已經組織了數次志願者利用周末時間來到桃園生態村開展義務勞動,包括來自三江源的勇士郭雲哲先生、鴻門寺主持妙智大師、中國攝影家協會金方教授、鄭西民居保護志願者金鑫先生、河南博物院的李國華教授和省博物院志願者王恆先生等數十位志願者來到桃園村進行義務勞動。目前已經種植了125棵桃樹、210棵葡萄等經濟作物。各項工作正在陸續展開。我們都在盼望著這次桃園生態村建設的美好明天。

總結以往的各種實踐經驗,明確今後發展方向及途徑。經與各界人士交流後,提出創辦桃園生態村的未來發展的願景如下:

第一,桃園生態農場園區

由於桃園村位於太行山深處,與外界聯繫相對較少,幾乎處於隔絕的狀態。各種信息資源有限,生活也比較貧苦。所以,要引導桃園村及其周邊山村的村民發展經濟乃是需要考慮的事情。發展山村經濟不可以重蹈外面世界的重經濟發展而忽略生態保護的老路子。目前的定位乃是生態位第一位,就是要思考以生態建設來促使經濟的發展的路子來。

世界各國有識之士爭先恐後地探索農業發展的新途徑,因而近三四十年來興起的生態農業、有機園藝、永續農業(或稱為朴門農業,permaculture)、朴門園藝,以至於近年來湧現出生態村、生態家園、朴門社區等嶄新的生產與生活模式。這些不同之說卻具有相同之處:杜絕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化學農業的常規手段,而施用有機肥(以自制堆肥為主),以形成土地可持續利用的良性生態系統;提倡採取自然農耕法(包括輪耕與免耕法等),以增強土壤天然肥力,實現土地的永續利用;無論是生產還是生活,都要注意環保,並儘可能做到資源循環利用,儘量使土地產出有機物與投入有機肥適當平衡,使土地不至於退化。

本項目之要旨是在綜合吸取上述嶄新生產與生活模式之優點,根據我國的國情與歷史文化以及本地自然條件,而加以拓展,以期逐步形成本土化的生態園藝產業,為山區農村建設以及個人過田園生活的模式進行探索與實驗。農場是生態村的一部分,可為村民提供一些收入,也可供學生、志願者和訪客參加勞動。

所以,桃園的生態農場園區,主要種植當地的傳統項目西紅柿。也要擴大種植五穀雜糧及果樹,還要養少量家禽與蜜蜂;再輔以菜蔬、桃林、戶太8號優良葡萄的種植等經濟作物來做富民的事情。要研究解決自製高肥效而降低成本的有機堆肥,以及抑制或利用雜草和防治病蟲害等三大難題,取得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斷提高生產能力,生產出高品質蔬菜水果。生態農場園區盡力開導村民以生態的有機種植,種植出利於人的健康的果實來。目前正在聯合村民成立“綠色天成生態農業合作社”,大夥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