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堂改革經驗交流材料

我校以“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用責任和愛心奠基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為指導,立足學校實際,抓實課堂教學改革。回顧多年來“生本快樂課堂”改革實踐,積累了一些經驗,下面就向領導、專家做匯報如下:

一、探索實踐,構建模式

經過幾年的探索、改進,我們構建了“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精講精練”的“生本快樂課堂”教學模式,簡言之就是“雙問一試一導”模式:即學生前置學習,提出問題;課堂交流,梳理有效問題;合作學習,嘗試解決問題;順學而導,釋疑答難,練習拓展,講練結合。這不但改變了老師高高在上的“一言堂”局面,還建立了“活躍”、“爭先”、“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係。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有了學習的樂趣、興趣,會思、會問、會說、會“議”、會總結。

二、以生為本,翻轉課堂

“生本快樂課堂”,實現了“教”與“學”的翻轉,把學習權歸還了學生。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研究性任務,進行前置學習,自主探究。而後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進行學習,實現了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和所學習的有意義材料的有機結合。“生本快樂課堂”還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要求在老師的導學基礎上,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問題,自主選擇學習。尤其是課堂自主交流環節,開門見山,直奔重點、難點。避免了以往課堂中的創設情境、找信息、提問題環節。學生之間答疑解惑、質疑問難,就會自然而然地互動,認知、心智也隨之螺鏇上升。“自主”和“互助”,真正解放學生,充分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以點帶面,有序推進

課改伊始,我們先以數學學科為突破口,以趙小兵老師為核心的教師團隊為實驗團隊,根據合理科學的課改推進計畫,讓每位實驗教師分別上研討課、過關課、示範課,並及時總結經驗,提出實驗過程中的困惑,以“名師講壇”為平台,請專家診課,助力課堂改革。隨後,我們引導非實驗年級、教師跟進,通過學習,聽課,嘗試在新模式新理念的指導下進行上課。接著我們開展了跨學科聽課活動---全校教師聽取了趙小兵等幾位實驗骨幹教師的數學示範課;動員培訓活動,通過對課堂改革理念和模式的培訓學習,全校上下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大家有了嘗試的衝動,有了探索的激情。隨之,我們成立了名師領銜的不同學科課改實驗團隊,低年級語文,徐傑團隊;數學,趙小兵、李慧靜團隊;英語,宋巧珍團隊等。這樣在名師的引領下,“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全校課堂改革在一種濃郁的氛圍中,有序的鋪開、推進。

四、制度保障,評價引領

為保障課堂改革順利進行,我校制定了《實驗教師職責》《實驗教師備課上課制度》《名師團隊實驗工作條例》等;為避免教師在課堂改革、模式推行過程中少走彎路,我校出台了《“生本快樂課堂”課堂評價量化表》《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十”要點》等;另外,我們還制定了相應的教師考核評價細則,把學生、家長、實驗團隊教師納入到評價主體當中,實行多元評價,賦權計分的方法對實驗教師進行考核。制度、措施有力的保障了課堂改革的順利進行,我校課堂改革呈現出了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

五、聚焦課改,編輯《新叢》

《新叢》為我校的特色課改刊物,目前已連續出刊五年,主要欄目包括“熱點冷談”課改前沿“”工作回顧“等欄目,重在聚焦課改,及時發布課改動態、前沿信息,包括學校工作要點、活動總結等,以此為契機,濃厚課改氣氛,帶動課改的高效推進。其次,為攻克實驗當中的難題,我們還把特色活動專題發在上面,供教師們研讀學習:如,為解決學生前置性學習的可操作性和興趣性的問題,我們舉行“學生預習單”設計活動,並把優秀預習單的設計意圖和樣式分期展示。《新叢》為課改搭建了一個研討、交流、學習的平台,同時也展示了一些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為縱深推進課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