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審計質量工作經驗材料

一是審計實施階段,由審計組長對審計現場收集的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進行認真覆核。主要覆核審計證據是否充分、完整,在覆核中發現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內容不全的基礎材料,審計組長應要求審計組成員及時予以補正,確保審計證明材料完整、充分、準確。

二是審計報告階段,由業務負責人對審計報告徵求意見稿進行覆核。覆核時主要審核審計報告的內容是否完整,審計操作程式是否合規、合法,是否嚴格按照審計實施方案的要求實施審計,是否達到預期審計目標,審計報告所列的違反國家財政法規問題是否與審計證據相符,提出的處理、處罰意見是否恰當,運用的法律、法規是否準確,審計評價和審計建議是否符合實際等。在徵求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報告的意見後,審計組應根據被審計單位的意見調整審計報告,提交機關審計業務會議審定,拿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三是審計終結階段,由局專職覆核機構的專職覆核人員對審計機關出具的審計報告和審計決定等法律文書進行覆核,主要看審計決定代擬稿是否與審計報告以及業務會議審定的內容相一致,重點對處理、處罰所適用的法

律法規的正確性和處罰的適當性進行嚴格覆核,認真把好審計項目質量關。

二、審計質量的提升需要全體審計人員共同參與

審計質量的提高不是依靠一兩位審計人員就能做到的,提高審計質量必須依靠全體審計機關領導和審計人員的共同努力。

1、在觀念上強化全體審計人員質量意識、責任意識。

一是提高審計質必須強化質量意識。一個審計項目能否高質量地完成,取決於實施該項目的審計人員對審計事業是否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是否具有審計質量責任意識、審計質量風險意識,是否在正確的審計質量意識驅動下,按審計實施方案要求和國家審計準則的要求規範操作。因此,我們全體審計工作者,在觀念上,必須牢固樹立科學審計質量觀,在行動上,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要建立、健全審計質量警示制度和審計質量責任追究制度,使每一位審計人員都能自覺地遵守審計操作規程,爭創“人人講質量、人人抓質量”的審計工作新局面。

二是提高審計質量必須創新質量管理理念。近幾年來,隨著國家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和系列國民經濟巨觀政策的實施,國家投入的各種專項資金越來越多,監督這些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以維護廣大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審計機關責無旁貸。因此,國家和人民對審計工作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審計機關面臨的任務越來越重,審計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全體審計人員應不斷創新審計質量管理理念,實現審計監督對象和審計方法的轉型,用巨觀的眼光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才能進一步提升審計工作水平,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

2、在行動上必須嚴格執行審計質量控制的法規、制度。

在具體審計工作中,全體審計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審計署6號令)的要求,嚴格按照規範要求進行操作,保證各質量控制點實施到位。實行審計組內部審計人員的分工負責制、審計項目主審終身負責制、審計質量責任追究制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等與審計質量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切實將審計質量監管與結果考核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審計質量實現新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