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注意事項

一、請用不超過i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理解題意: (一)字數限定。150字。彈性限度只能在10%以內。過高或過低原則上都要扣分。 (二)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蓋全文主要內容,但表述要求語句精煉,簡明扼要,不冗長,不羅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體事例或數字。(三)範圍限定:只能在給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內容,旁徵博引或隨意發揮。 (四)輕重權衡:反映的主要問題,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實或觀念。答題時不要圃於細枝末節,要統觀全局,高瞻遠矚,從巨觀的範圍來把握主要問題。可以認為,主要問題是在文中帶有傾向性的問題,它在文中決定或支配著思路的走向或觀念的變遷。答題步驟: (一)在閱讀的過程中勾劃出文中的主要詞句。主要詞句一般不包括具體事例或數字,也不包括闡述的內容。 (二)將勾劃出的句子再進行分 析,去除限定性的語句,只留下其主幹成分。(三)用通順的語言把留下的語句組織起來,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答題方法: 通過對書上所有答案的分析,我認為,一個完整的答案主要應該包括三個部分:總述句+分述句+道理句。(一)關於總括句的提煉:總括句一句話,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問題。句式模型為“這是一篇關於主語+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體。”其中,主語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務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單位名稱。文體是指所給材料的文章體裁,如新聞報導、調查報告工作總結、講話、案例等。多數時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語的第一個動作,也可理解為事件的第一階段。對於個別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夠了。如“這是一篇關於純淨水廣告論戰的報導”。 (二)分述句。就是要把總括句里涉及的內容,分條列項地表達出來。這時候,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注意:由於《申論》考試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觀的、有一個基本確定的答案,因而以下各種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終答案都應該是相同的,所謂殊途同歸是也,考生一定要明白這一點,不然,就會違背答題要求)

二、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提出解決給定資料所反映問題的方案。要有條理地說明,要體現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理解題意: 1、字數限定:350字。彈性限度只能在10%以內。過高或過低原則上都要扣分。

2、解題對象:針對給定材料,提出解決方案。問題在給定材料之內,一般是近涉關係,很少是遠涉關係。 3、適用性。由於招考的公務員,是管理國家事務的人才,因而,所思所想,都必須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要就事論事,可以執行,不能大而空,要切實可行。答題步驟: 1、根據前邊所述的方法,勾劃出文中反映的主要問題。這是保證對策是否具有針對性的重要依據。 2、尋找問題發生的環境和條件。這是保證解決問題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據。 3、根據環境和條件,從不同角度或層面提出解決方案。 答題方法: 1、分層法:有些問題,可以從觀念、制度、具體行為三個層面來提出解決辦法。a、轉變觀念,改變現有的……觀念,通過……,樹立……觀念。。b、建立……制度(體制),…… “c、加強……管理,(實際行動)。2、職能分類法:很多模擬試題,都與法律有關。因而答這類題時,方案可以是按 企業或單位、 政府、法律、個人四方來分。通常情況都是 企業應當做些什麼,政府應當做些什麼、法律做些什麼的方式、個人應當做什麼。3、核心元素分析法:抓住核心元素,提出解決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關於人的解決問題上,一般都需要從觀念和行動兩個方面來提出解決方案。4、參與方分析法。就是一個事件的雙方或多方,各有什麼問題分別解決什麼問題。這種題要忌諱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要根據具體情況提出解決辦法。5、焦點問題分析法。找出矛盾鬥爭的焦點,解決它,就如解開爭鬥的死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