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工貿強區”發展思路 促進縣域經濟跨越發展

xxxx區轄區面積465平方公里,轄8鎮1個街道辦事處,共有104個村(社區),人口56萬。近年來,我區毫不動搖地堅持“工貿強區”發展思路,立足城市中心區的特點和優勢,通過實施“三大策略”,推進“六個共識”,推動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年全區共實現生產總值28.38億元,增長15.4%;完成財政收入30247萬元,比上年淨增4789萬元,增長18.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利潤實現1615萬元;全年新開工項目231個,比上年多82個,其中工業項目157個,比上年多 73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87億元,比上年多8.4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2億元,增長13.3%;農民人均純收入2460元,增長14.5%;外貿進出口總額5589萬美元,增長30.6%,其中出口總額4669萬美元,增長40.4%。各項經濟指標創建區以來最高水平。 一、確立思路,找準經濟發展定位   近年來,我區認真分析了xxxx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地緣條件和人文環境,認識到xxxx區作為xxxx市的中心區,有“嶺南都會”的美稱,xxxx城是傳統的商業重鎮,歷史沉澱下來的商品意識非常濃厚,自古以來xxxx人的商品意識強烈,而且有吃苦耐勞,反應敏銳,敢為人先的精神。我們意識到人的因素是最關鍵的因素,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xxxx要加快發展源泉在人民、發展靠人民。因此,我們把發揮xxxx人濃厚的商品意識和重商營商優勢作為經濟發展的立足點,把工業和商貿服務業擺到突出位置,確立了“工貿強區”發展思路。同時,xxxx區又是xxxx市的核心組成部份, xxxx區56萬人口,有40萬生活在城區,所以xxxx的優勢在城市,潛力在城市,活也在城,興也在城,xxxx區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以發展城市經濟為主線,構建“城市中心區”經濟發展新格局。 二、實施三大策略,激活城市經濟發展因素 第一,開發內源和藉助外力策略。內源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外力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力量,一個地方經濟的充分發展應該很好調動這兩方面因素,不能只重內源忽略外力,也不能只依靠外力而偏廢內源。xxxx區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開發內源和藉助外力同等並重,很好調動這兩方面因素。在開發內源方面,著力挖掘本地人才、資金潛力,發揮優勢,激活民間資本,大力發展縣域非公有制經濟。一是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大力發展民營工業、商貿流通業和農業企業,迅速擴大經濟總量;二是創造條件,吸引外出務工經商賺了錢的能人,攜資金、技術、項目回鄉辦企業;三是開發xxxx人文資源,為擴大開放加快發展服務。特別是要發揚xxxx人重商營商的傳統,開發xxxx商貿能量之源,重振“嶺南都會”的雄風。在藉助外力方面,通過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和經濟技術交流,使國內外的經濟資源為xxxx的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服務。一是通過靈活多種的招商方法,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到xxxx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辦廠、經商、創業。特別是要通過落實優惠政策,最佳化發展環境,降低創業成本,為發達地區的民間富餘資金開出一條“導流明渠”,引導發達地區特別是江浙、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民間富餘資金到xxxx投資;二是著力引進、借鑑外地的先進經驗和發展模式。既學習發達地區的先進模式,又學習後發地區的趕超經驗。特別是學習溫州發展經驗,借鑑“溫州模式”以及學習我們周邊的高州、信宜等後發地區趕超經驗。   第二,大商貿策略。xxxx人的重商傳統和創業精神,xxxx在歷史上商品集散地的地位和現實基礎,區位優勢、地緣因素以及面臨的發展機遇,都是我們加速商貿業發展的巨大能量,使xxxx實施大商貿策略成為可能和必然。一是科學定位,把xxxx區建設成為區域商貿物流中心。把xxxx商貿輻射面定位在廣西、雷州半島以及西南和海南島輻射範圍。商品定位在高、中、低檔商品齊全,生產資料、生活資料俱備。服務定位在產品以外銷為主,兼顧國內外市場。市場的銷售方式以批發為主,兼顧代購代銷和旅遊休閒購物。經營主體以個體工商戶和廠家直銷為主。二是加快培育市場體系,營造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聚效應。建設完善商貿基礎設施和配套完善服務系統,改善營商環境,增強xxxx商貿競爭優勢,樹立商貿物流中心的城市品牌。三是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加快發展新型商貿形態。四是創新投融資機制,最佳化發展環境,營造資金集聚效應,引導各方資本投資商貿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商貿流通業。五是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政府在構築商貿物流中心中的積極作用。制定發展規劃,出台優惠扶持政策。實現商貿流通業與工業化、城市化同步協調發展,理順商貿流通管理體制,加強對全社會商貿流通的巨觀管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制定實施發展規劃和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上來。營造商貿人文環境,提高城市知名度。六是分步實施,整體推進。把建設商貿物流中心和開展各方面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有計畫、有針對性地將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的任務納入到政府每年興辦的實事當中。   第三,項目拉動策略。加快發展,項目是關鍵,只有項目建起來,經濟總量才能躍上去。我區深刻認識項目拉動對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實施項目拉動策略,實行經濟發展項目化,項目落實目標化,目標落實責任化;堅持工業項目、農業項目一起上,生產性項目、基礎設施項目一起上。積極引導外資和民間資本對國有集體企業進行嫁接、技術改造,實現體制創新和恢復性生產;積極盤活閒置土地廠房、興辦“玉貴走廊”工業集中區發展一批加工業;積極發展農業龍頭企業來拉動農業結構的調整;積極引進國內外資金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舊城改造、特色商業街建設;用好用活政策,爭取上級支持,推進小城鎮建設、文化生態家園建設、舊村改造、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村鎮建設步伐,推進城鄉一體化。 三、落實六個共識,實現經濟發展新突破 第一,把工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實現工業經濟總量新突破。建區初期,xxxx區工業總量小,僅為 ,工業對財政的貢獻率只有%左右,經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支撐。工業化滯後一直是xxxx區經濟發展眾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加快發展工業是xxxx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長遠之計,治本之策,是振興xxxx經濟的關鍵。為

此,近年來xxxx區積極開展工業大會戰,全力加快工業發展。一是扶持做大重點企業,引導發展四大產業集群。堅持服務玉柴、配套玉柴的方針,依託玉柴等大中型機械企業大力發展配套經濟,大力扶持康澳、正菱、康裕等配件企業的發展,積極引導以南江鎮平志村機械配件加工企業群為代表的玉柴配套企業加強與玉柴合作,引導發展機械產業集群。目前我區已有42家機械配套企業,~年機械配套業產值超2億元。依託全國最大中藥材市場之一的xxxx中藥材批發市場和馳名國內外的xxxx製藥廠,做大以中藥飲片、中藥批發為主的健康產業,大力扶持匯興、百瑩 、長盛、日田等中藥飲片企業做大做強,引導發展健康產業集群。目前我區中藥飲片企業已有9家,並建立了玉藥生產基地。扶持廣西最大的皮革製造企業——富英製革有限公司以及緯興針織等一批服裝企業,使其做大做強,引導發展服裝皮革產業集群。~年富英製革有限公司的工業總產值達到1.46億元,出口創匯1885萬美元,利潤1652萬元,上交稅金1078萬元。服裝產業年產值5億元以上,創稅1300萬多元。千方百計推進水泥行業的改制和技術改造,大力扶持中順水泥有限公司、xxxx水泥二廠等企業,引導發展陶瓷水泥產業集群。~年中順水泥有限公司工業總產值達到1.66億元,上交稅金1146萬元。 二是構建工業集中區,發展園區經濟。xxxx區著力構建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工業集中區,把分散的中小企業吸納到集中區來,形成產業集聚和規模效應。三是推進國有集體企業改革。以最大限度地維護和實現職工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盤活企業資產為目標,通過產權轉讓置換企業的國有性質,一次性補償置換職工的全民身份,努力實現國有集體工業民營化。全區已有多家企業進入改製程序,家改制完畢。盤活閒置資產萬元,閒置廠房畝。~年,我區工業總產值達億元,占生產總值%,工業對財政的貢獻率達30%以上。   第二,把商貿業作為縣域經濟的突出任務,實現商貿服務業輻射能力新突破。xxxx區計畫在2024年達到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按照小康目標的要求,其時生產總值達到18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0%以上,即達到100億元以上,那么商貿業經營額則要達400億元以上。但是我區成立之初,市場檔次低、規模小、設施落後、隱患多,出現無序經營的“馬路市場”和輻射力下降等問題,不適應發展需要。為此,根據大商貿策略要求,近幾年,我區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業主負責”的模式和“建一個市場、興一方產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民眾”的思路,積極推進市場建設和管理,商貿服務業輻射能力不斷提高。一是加快推進商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配合城市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重點抓城東新區、江南新區、二環路內側市場商貿區建設和城市綜合整治,加快東門商業廣場、斯壯商業廣場、xxxx商業街、xxxx騎樓街、紅樓商業廣場、商業大廈、美家園商業廣場等商業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提高了商業基礎設施水平和規模。二是深化國有集體流通企業改革,積極引入外地資本參與重組、兼併、租賃國有集體流通企業,引入現代企業制度和科學管理方法,引入了溫馨堂、聖安商廈、大大音像圖書城、肯德基快餐等專業、大型、連鎖商業企業,提升了商業零售業的檔次。三是改造提升現有市場。實行划行歸市,規範管理,引導馬路攤點進入市場經營,使xxxx城區逐步形成了工業品服裝市場、中藥材市場、糧油市場、汽車機車及其配件市場、建材市場、花卉市場、果蔬市場、禽鳥市場等專業市場,同時加大對市場建設的扶持力度,聯合市直有關部門對各大專業市場陸續進行改造提升,提高市場品位、檔次和市場競爭力。經過改造提升,工業品市場已成為廣西最大的工業品服裝專業市場,~年商品成交額超40億元,創稅2800萬元。中藥材市場,年成交額超10億元,~年創稅超1000萬元,已成為全國第三大中藥材市場。汽車、機車及配件市場經營戶也達800多戶,年商品成交額超8億元,創稅1500多萬元。 改造提升後,我區的商品服務業的輻射範圍進一步擴大,工業品市場的商品銷售範圍輻射到華中地區一帶,在中藥材市場的帶動下,匯興、百瑩、長盛等一批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先後到我區落戶,並帶動當地及周邊地區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目前周邊縣(市)區1.1萬戶農戶發展種植中藥材4.2萬畝。~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2億元,增長13.3%,增幅同比提高3.8個百分點。   第三,把農民增收作為農村工作立足點,實現農村經濟發展新突破。制約我區農業經濟的突出問題是:農業龍頭企業少、農產品加工水平低、城鄉一體化進程緩慢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個目標,大力發展效益農業,努力實現我區農村城市化、農業工業化、農民市民化。一是大力發展以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的農業企業。重點抓好香蒜、果蔬、肉類、中藥等加工項目。目前,投資100萬元以上的農業企業已達27家。二是大力發展效益農業。重點擴大無公害蔬菜、中草藥等種植規模和水產畜牧養殖規模。已建立無公害蔬菜、亞熱帶名優水果、中草藥、特種水產養殖、叄黃雞等基地30多個。三是切實抓好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通過發展工商業,解決更多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1.3萬人,其中勞務輸出3000人,本地轉移就業1萬人。 ~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生產總值元,比建區初期的元,淨增長元,增幅%,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元,比建區初期的元增長元,增幅%,農村經濟得到快速增長。   第四,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為平台,實現城市化水平新突破。 城市是經濟發展的空間和載體,是第一競爭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擋次,擴大城市容量,集聚城市輻射能力,對於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城市中心區,xxxx區牢固樹立市區一體化意識,積極投身城市建設,依託城市發展,把城市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我區經濟發展的步伐。一是推進舊城改造,提升城市品位。 通過抓好斯壯廣場、東門廣場、州珮小區、振業廣場、東明小區及商業中心街、名山飲食文化街、美家園商住小區以及人民路等舊城改造項目,建設特色商業街、廣場,促使城市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商貿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