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幼稚園完全手冊(一)

寶寶滿三歲了,就要離開家門,走進幼稚園了。這是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次走出家人的呵護,獨立與他人交往。有些孩子會因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而不太適應,特別是入園最開始的幾天,對於一些寶寶和家長都是最難熬的:寶寶甚至會因害怕新環境而哭泣,寶寶的眼淚也會讓家長們的心酸。

(採訪:家長1就怕阿姨照顧不過來。因為一個班都是二十多個孩子她很難照顧過來。我們這孩子還比較特殊,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玩兒吧也是自己單獨玩、吃飯、乾什麼他都是自己單獨的不和別人在一起。

家長2擔心嘛,就是睡覺、吃飯、大小便,他還不能自理呢。 家長3到了幼稚園以後是他自己,一個人去面對那么多其他的小朋友,還要面對老師自己如何去和這些人交往。這是我比較擔心的問題。

家長4我擔心營養的問題,希望幼稚園能把一伙食再提高一個檔次。)

家長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家長們不僅應該適當的安慰寶寶,更重要的是幫助寶寶儘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怎樣讓寶寶儘快適應幼稚園,喜歡幼稚園呢?為孩子作心理調試是很重要的環節。

(北師大學前心理系專家:我們要儘量減輕這種分離焦慮。這種心理狀態的產生,那么作為家長來講,我建議送孩子進幼稚園,由一個人去為好。因為全家護送孩子,孩子就會覺得緊張,我覺得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很自然的入園環境——不要搞得過於隆重,過於緊張。過於隆重就給孩子造成一種緊張,全家送我然後全家人都離開我,孩子更有失落感。)

其實需要作好心理調試的,除了孩子,還有家長,特別是與孩子日夜相伴的媽媽們;也有些孩子自小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小孫孫要離開家,老人家總免不了心疼,其實這都是人知常情,不過,不要忘記: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大人的心理暗示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北師大學前心理系專家:家長不要總在那裡偷偷地看孩子,家長對孩子的那種不放心。一旦你的偷看被孩子發現了,更引起孩子對你的思念,這樣又重新引起他的思想波動,這是最不必要的,我們家長要對老師採取完全信任的態度,老師會以非常大的愛心和耐心,來接待你的孩子。 進入幼稚園最初的幾天,寶寶在情緒上會很不穩定,家長們的一些無意識的行為或言語,能給寶寶的情緒帶來負面的影響,希望您多加注意:

(北師大學前心理系專家:孩子在剛入園那幾天不適應,但是他也已經開始幼稚園的生活了。

所以我建議,家長接(孩子)回家後,不要再談論幼稚園的事情,不要自己提起幼稚園的事情,孩子願意說他可以說,孩子不說你不要問,你就正常地過你的家庭生活,然後第二天再去(幼稚園)。因為孩子還對幼稚園存在一種焦慮,一種疑慮,你再重提就會引起他的反感情緒,加重了他對幼稚園的不願意接納。)

(幼稚園園長:比如說哭鬧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有些家長就以幼稚園的名義,來嚇唬恐嚇這些孩子。比如說:你不聽話了明天我就給你送幼稚園。類似這樣的語言就不要跟孩子過多地去講。我覺得家長應該客觀地評價幼稚園。幼稚園是一個給孩子提供快樂,提供交流提供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的地方。)

幼稚園其實是個小社會,每個孩子都必須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剛剛入園的寶寶,有的會表現得不太合群,只跟著老師,不理其他小朋友,這與家長帶孩子的方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