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90周年晚會策劃

3、電視散文《尋》——朗誦**

4.男聲獨唱《柏坡情》(待定)——**(**歌舞團)或**(**歌舞團)

5.西柏坡時期中央領導子女現場訪談。

6. 小品《趕考》——根據我們“七一晚會”命題創作的新作品。編劇:**省藝研所研究員、《大舞台》期刊主編劉興會,近年來**省重要政治性演出活動的主創人員。由**省話劇院著名表演藝術家**、**領銜主演。

小品主題是:六十年前一位西柏坡婦女曾經救過的八路軍排長,相約80歲那一天一定回來看望自己的恩人。六十後的這一天,老奶奶一早就坐在村口等著已是將軍的老八路回來。但是身患重病的老將軍已經無力在回到西柏坡了,可是六十年前的承諾依然記憶在將軍的腦海里。於是,作者將兩個不同空間裡的思念對話,搬到了同一時空的舞台上。他們之間詩情畫意般的語言,蘊含著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推心置腹,在聯想與聲情並茂遐思中,我們會感到軍民魚水情和一代共產黨人進京趕考所交回的滿意答卷!

小品以配樂詩劇的藝術樣式,強化的情感語言的感染力,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我們本台晚會創作的一大亮點。

第二樂章:《燎原》

7.童聲與女聲二重唱《媽媽教我一支歌》——由自強少年**與省歌舞劇院一級演員**聯袂演唱。

8.評劇,**選自一段西柏坡修水庫的折子戲。

(如果時間超限,第一個拿掉的節目)

9.女生獨唱《見到你們格外親》——**文工團全國著名歌唱家、文職少將馬玉濤。(備選:板胡獨奏《紅軍哥哥回來了》——中國廣播文工團民族管弦樂團樂團首席演奏家姜克美(女)。

10.《魂系柏坡情》現場訪談——由**館長、**館長、***等三位當事人,傾情回憶胡錦濤總書記來西柏坡參觀訪問的紀實情景。

11、歌舞《永遠豐碑》——由西柏坡藝術團演出。本節目仍由劉曉江根據西柏坡藝術團情景劇壓縮改編成為精華版。

作品以革命聖地西柏坡精神代代相傳為主題,展現當代西柏坡依然在共產黨人和人民眼裡是那樣的莊嚴、神聖、光芒四射!

第三樂章:《輝煌》

12. 民族管弦樂合奏 《吼春》——由**省歌舞劇院民族管弦樂團演奏。樂團由50人編制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隊。該項節目本為第三樂章第一單元的電視結構順序,但是考慮樂隊龐大,出場退場耽誤時間,故安排到開場演出。最後電視晚會完成版本,開場節目將由武警總隊的《威風鑼鼓》替換。民族管弦樂合奏是一首以**梆子音樂元素為主,地域特點濃郁的樂曲。

13、小戲曲音樂劇《送禮》——根據我們“七一晚會”命題創作的新作品。編劇:**省藝研所省重點劇目創作辦公室陳建忠。音樂與唱腔設計:**省著名戲劇作曲家、**省京劇團國家一級作曲兼導演**先生。演員由市青年評劇團著名彩婆子靳靈展和邢建強領先主演。

故事以農村婦女看到家鄉一些人,為了發家致富亂采亂挖礦石,嚴重破壞森林植被,她在心急如焚之下,採取給鄉長送禮的方式讓上級制止這種不顧忌子孫後代生息的行為。在上訪路上巧遇鄉長下鄉,由誤會發展到執政為民打動人心的喜悅。

該小品力求創新,根據靳靈展彩婆子獨特風格專門為她寫戲,一個人物活了,全盤皆活。另外,採用京、評、梆子主要人物唱腔同台獻技,加上歌舞點綴,形式活潑,耐人尋味!

14. 我市共產黨員先進代表現場訪談。經市委組織部推薦的今年先進黨支部和先進黨員五名:**省晉州市周家莊鄉黨委、**市裕華區槐底社區黨總支、**省**市南孟村黨支部書記馮志華、贊皇縣行樂村黨支部書記**、**市紀委下訪工作隊黨支部。根據人物特點和電視節目單元的容量,我們擬定:走進中南海與溫家寶總理共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計的**市南孟村黨支部書記馮志華、為家鄉人民奔小康的;七品村官的贊皇縣行樂村黨支部書記**;**市裕華區槐底社區黨總支書記陳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