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開幕慶典演講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朋友們:

今天,中國建築業協會工程質量監督分會和我局在這裡共同主辦中國建設工程質量論壇,我感到非常高興。這是全國建設系統第一次舉辦工程質量論壇,而第一次就選擇在深圳舉辦,表明了建設部對我市工程質量監督檢測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對我市工程質量監督檢測工作25年來所取得成績的高度肯定。在這裡,我代表深圳市建設局系統全體幹部職工,對前來出席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建設部、省建設廳多年來一直關心、支持和指導我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多年來一直關心和支持我局各項工作的全國兄弟省、市建設主管部門和質監機構表示衷心感謝!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工作是建設主管部門的第一職責、第一要務。25年前,我市率先在全國成立了第一家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驗站,開創了建設工程質量監管的先河,發揮了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中的“試驗田”作用。正是由於我市成功實施這一制度,國務院於1984年頒發了《關於改革建築業和基本建設管理體制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要求各地成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機構,開展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從此,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作為一項制度正式在全國開展起來,為國家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25年來,我市以保證建設工程質量為目標,積極探索。勇於改革,在工程質量監督檢測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一是基本形成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工程質量監管體制,規範了各方主體的質量行為;二是培育了健康有序的建築市場,構建了工程質量監督檢測“陽光作業”機制;三是建立健全了法律法規體系,率先於1994年在全國頒布實施第一部地方性法規--《深圳經濟特區建設工程質量條例》;四是打造了一支精幹隊伍,質量監督、檢測工作從業人員分別發展到187人和383 人;五是建成了一大批優質工程,自1987年我國設立建築工程最高獎---魯班獎以來,我市有40項工程獲得了魯班獎,占全國獲獎總數1001項的4%。

雖然我市在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我們深知我市的工作離建設部、省建設廳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同國內其它省、市相比,也還有很多不足。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嚴格執行建設法律法規和建設主管部門的各項規章、標準及規範,進一步加大工程質量監管的改革力度,積極探索工程質量監管新模式,努力把工程質量監管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爭取為全國提供更多的經驗和示範。重點將推進六大創新和九大質量管理體系。六大創新為:一是創新工程質量監督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工程和社會工程不同的質量監管模式,對政府工程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管,對社會工程以市場引導,法規約束為主,政府監管為輔;二是創新商品住宅竣工驗收方式,試行商品住宅逐戶驗收制度;三是創新工程質量競爭機制,實行優質優價;四是創新工程質量評估體系,初步建立對全市建築企業和在建工程的質量量化評估體系,加強對工程建設過程的質量控制;五是創新建築“四節”監管方式,對不符合“四節”的建築工程不予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備案;六是創新市場與現場聯動機制,加大市場與現場監管力度,特別是對過低中標價工程要盯住不放,嚴查嚴管。九大質量管理體系為:一是質量規劃體系,二是質量評價體系,三是質量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四是質量技術標準規範體系,五是質量施工現場監管體系,六是質量檢測和建材管理體系,七是質量管理制度體系,八是質量責任追究體系,九是質量預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