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

震後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聽、收看電視台、電台播發的有關新聞,做好防震準備。

了解震情趨勢,不聽信、傳播謠言,確保社會穩定。

發生破壞性地震應急行動

破壞性地震是指發生地震級別較大,造成一定的人員傷亡和建築物破壞或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建築物破壞地震。

應急要點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級別較大地震時,如室外空曠,應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儘量避開高大建築物、立交橋,遠離高壓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設施;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堅固的家具旁,並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塵、防煙。

住在樓房的居民,應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的空間避震;也可以躲在內牆根、牆角、堅固的家具旁等容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要遠離外牆、門窗和陽台;不要使用電梯,更不能跳樓。

儘快關閉電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課、工作場所工作、公共場所活動時,應迅速包頭、閉眼,在講台、課桌、工作檯和辦公家具下邊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動時,應儘量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方向跑。

身體遭到地震傷害時,應設法清除壓在身上的物體,儘可能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塵、防煙;用石塊或鐵器等敲擊物體與外界聯繫,不要大聲呼救,注意保存體力;設法用磚石等支撐上方不穩的重物,保護自己的生存空間。 

地震時切忌驚慌

我們感覺到的地震,大多數是有感、強有感地震,少數能造成輕微破壞,造成嚴重破壞的地震是極少數。因此,當遇到地震時切忌恐慌,要沉著冷靜,迅速採取正確行動。特別在高樓和人員密集場所,就地躲避最現實。我國有過地震並沒造成任何破壞,但驚慌失措的人們互相擁擠踩踏造成重傷甚至死亡的教訓。

不要跳樓,要相互關愛 。人員密集場所不要擁擠。

(6)春季常見傳染病:

流感 、流腦、 麻疹  、  水痘 、  易感人群 

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染的場所去,如:農貿市場、個體飲食店、遊藝活動室等 ;

勤洗手,並用流動水徹底清洗乾淨,包括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宿舍、電腦室、教室等;

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不食、不加工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及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隨便倒垃圾,不隨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類並統一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