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鄉鎮企業 發展考察報告

浙江鄉鎮企業 發展考察報告 

黃永禮 葉德華 

去年底,南京市鄉鎮企業局局領導帶領8個處室負責人赴浙江省溫州市、台州市和杭州市參觀學習鄉鎮企業發展情況和經驗。通過參觀、交流,我們看到了浙江三市在發展鄉鎮企業方面的新進展,也看到了我市鄉鎮企業在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差距,進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強了加快發展的信心。 

浙江鄉鎮企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在我們參觀學習的三個市中,杭州與南京同屬一類,都是省會城市,而溫州、台州的發展自然條件要比南京差得多,國家對他們的投資很少,兩市人均耕地也只有03畝左右,原來的經濟基礎非常薄弱。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和台州市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克服困難,在全國率先形成了以民營企業、市場機制為主要特徵的經濟格局,他們的經濟發展被譽為"溫州模式""浙南模式"。2000年,溫州鄉鎮企業有719萬個,從業人數946萬人,實現總產值1245億元,其中工業1216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7%,實現出口交貨值135億元,上交稅收403億元,占全市財政稅收的55%,全市組建鄉鎮企業集團120家,通過ISO9000質量認證企業700家。台州市全市國內生產總值675億元,財政總收入532億元,綜合實力在全省中上水平,形成了機械電氣、醫藥化工、塑膠模具、電力能源、食品加工、工藝美術、服裝鞋帽等在國內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行業體系和工業生產基地。杭州市鄉鎮企業實現產值1815億元,其中工業1618億元,占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64%,實現出口交貨值230億元,實現利潤615億元,上交稅收52億元,占全市財政收入的364%,安置農村勞動力1137萬人,占全市農村勞動力的46%。 

從我們參觀、學習和交流中,明顯感受到浙江這三個市鄉鎮企業的發展具有三個鮮明特點。 

一是以私營個體經濟為主體。這三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三民經濟":企業產權以民有為主體,經營方式以民營為主要形式,社會各項事業以民辦為主要力量。特別是溫州和台州私營個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絕對優勢,台州市各類企業95%以上產權為民有,2000年,該市產值500萬元以上的民營工業企業有1820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54家,形成了以面廣量大的私營個體企業為基礎,以機制靈活的股份合作制為中堅,以規範化的股份制企業為龍頭骨幹的企業組織結構。私營個體經濟占台州工業經濟總量的90%以上,成為台州經濟的主體。溫州市私營個體經濟在全市所占比重,國內生產總值占85%、工業產值占97%、社會零售總額占90%、固定資產投資占65%。杭州市私營個體經濟也占全市鄉鎮企業65%以上。目前,私營個體經濟呈現出集團化、區域化、集約化的新趨勢,顯示出充滿生氣的發展活力。

二是以塊狀經濟發達為特色。這三市鄉鎮企業發達還有一個明顯特徵,就是以市場為導向,通過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協作,把分散的小企業連線起來,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塊狀經濟。溫州樂清市的柳市鎮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低壓電器生產集散基地,年銷售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正泰集團、德力西集團、天正集團均有自已的生產性園區,永嘉報喜鳥集團、紅蜻蜓集團、奧康集團的工業園區也非常成氣候。台州市也有一大批專業村、專業鎮,如溫嶺市大溪鎮和山水鎮的水泵,臨海市東塍銀的節日燈,路橋區上倪村的室內拖鞋等,目前僅路橋區專業村就達53個。崛起了一大批大中型骨幹企業,年銷售上億元的企業20多家,其中吉利集團的產值達20多億元,產生了"飛躍"縫紉機、"星星"冷櫃、"蘇泊爾"壓力鍋等一批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產品。杭州桐廬的風水鎮形成了從筆桿到筆芯、筆套、成筆分工合作專業化生產制筆特色塊狀經濟,筆的生產量占全國同類產品市場的三分之一。杭州市已經形成了以襪業、五金、珍珠、襯衫等十大塊狀經濟。 

三是以政府優質服務為保證。鄉鎮企業所以能保持快速發展,政府的明智是一個重要原因。在溫州企業的成長過程中,溫州政府的管理職能逐漸從計畫經濟下的"無所不包"轉變為現在的"有所為有所不為",或者是有些專家所認為的"無為而治"。1982年5月,上級工作組進駐溫州柳市鎮,將經營低壓電器的所謂"八大王"作為制假分子進行打擊,然而同年10月,溫州市委、市政府召開表彰個體經濟重點戶、專業戶大會。1984年,在弄清真實情況的前提下,溫州市宣布"八大王"是發展商品經濟和搞活流通的能人,並依法對"八大王"作出無罪釋放,予以平反。1987年11月7日,溫州市頒布了《關於農村股份合作制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提出股份合作制是"一種新型的合作經濟組織"。1993年是溫州股份合作制發展的鼎盛時期,企業總數達到36887家。1994年, 溫州市進一步明確將兩個以上的投資者組建的企業納入"股份合作"的範疇,並將其視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組成部分",而這一點直到1999年才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這種地方政府對非國有經濟的確認,是促進溫州經濟發展的一種政治財富,也是使其在全國地級市的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的一個重要因素。 

浙江鄉鎮企業發展給我們的啟示 

啟示一:一切從實際出發,敢闖敢冒,大膽創新。溫州、台州區位條件差,發展經濟受種種因素制約,兩市農民從民間"打硬股"得到啟示,創辦了既不同於集體經濟又不同於個體經濟的新型組織形式--股份合作制,從此使鄉鎮企業走上蓬勃發展之路。到1993年,溫州股份合作制企業達到36887家,其中工業企業27771家,實現產值193億元,占當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62%。台州"打硬股"形式孕育於70年代,發展在80年代,提高在90年代,到1990年底,股份合作制企業實現產值占鄉鎮企業的三分之二,全市經濟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啟示二:尊重民眾的首創精神。80年代台州民眾創造了股份合作制這種經濟組織形式時,當時社會各方面有不同的議論,《浙江日報》為此展開專門講座。台州各級黨委、政府不爭論、不張揚,把股份合作製作為集體經濟對待,為股份合作制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保證其健康快速發展。溫州人在改革開放中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第一個實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個制定私營企業條例,第一個實行國有土地有償轉讓等等。 

啟示三:用活民間資本,立足自身創大業。溫州鄉鎮企業發展是由個體、私營起步,通過自身的資金積累,採取"滾雪球"式逐步發展起來的,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不但利用社會資金,興辦了大量企業,而且建成了高等級公路、機場、鐵路、大橋、體育館等基礎設施,這次我們一路上看到的溫、台高等級公路,絕大多數都是靠民間資本籌建的。台州泰隆城市信用社是一家股份制金融機構,成立於1993年,目前資產超過10億元,自有資金超億元,發展速度居浙江省第一。台州市開發區商業街總投資32億元,政府沒有一分錢投入,全部靠民資,在運作過程中,政府通過土地使用權轉讓反而淨賺3000萬元。 

啟示四: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和新品開發。一度時期,溫州曾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1987年8月8日,是溫州鞋業界為之蒙羞的日子,這一天,在杭州武林廣場等地,溫州的5000餘雙劣質皮鞋被當眾銷毀。為扭轉被動局面,1994年,溫州市政府制訂了《溫州市質量立市實施細則》,這是全國第一個由政府制定的質量立市法規。1998年,溫州成立了我國鞋業界第一個行業協會--溫州市鹿城區鞋業協會。由於狠抓產品質量,注重新產品開發,幾年來,溫州湧現出皮鞋、服裝、低壓電器、磁力泵、打火機、塑膠製品等一批在全國聞名的名牌產品。台州的"飛躍"牌縫紉機、"錢江"牌機車、"吉利"牌汽車,杭州的"奧的斯"電梯、"錢潮"牌萬向節、愛迪集團的包裝產品等在國內保持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啟示五:不斷完善產權制度改革。現在,溫州鄉鎮企業逐漸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變,建立了法人治理機構,並且向"公開性、透明度、規範化"邁進;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許多老闆把自己的經營權交給從全國各地聘請來的能人,正泰集團的老總南存輝率先打破家族化管理,聘請外人擔任總經理,他個人的股份從100%的絕對控股到今天的30%,他把自己的利讓出來,獎勵給對企業發展有貢獻的人,也促進了企業的不斷壯大,2000年 實現銷售40億元,位於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第7位。近幾年來,溫州市有40多家鄉鎮企業獲省級管理示範企業,正泰集團、長城集團等5家企業被列為農業部全國鄉鎮企業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人本集團1997年被評為全國企業創新獎。 

加快我市鄉鎮企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浙江溫台杭鄉鎮企業的快速崛起給我們很大啟示,我們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取人之長,充分發揮南京自身優勢,才能不斷縮小差距,推動我市鄉鎮企業快速發展。 

一是以鄉鎮企業園區為載體,快速提升鄉鎮企業總量。2000年,我市鄉鎮企業實現產值787億元,其中工業659億元,杭州1815億元,是我市的23倍,其中工業1618億元,是我市鄉鎮工業的245倍。要縮小與杭州的差距,必須加快鄉鎮企業園區建設,實現鄉鎮企業的跨越式發展。重點鄉鎮企業園區、重點鄉鎮和重點鄉鎮企業每年的發展速度要保持在30%以上,這樣才能加快縮小與杭州的差距。 

二是放手發展私營個體經濟。2000年溫台私營個體經濟已占鄉鎮企業的90%以上,杭州也占到65%左右,而我市在50%左右。我們要進一步按照"放心、放膽、放開、放寬、放活"的方針,轉變觀念,真正打破所有制形式限制,創造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促進私營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提高鄉鎮企業外向度。外向度不高是我市鄉鎮企業不大不強的又一重要原因。2000年,我市出口交貨值為66億元,僅為杭州的28%。要趕超杭州,我們要充分發揮南京城市大、高校集中、科研院所多、大企業多的優勢,抓住入世新一輪大發展契機,研究招商引資的新思路和突破性措施,充分利用園區這一載體,提高招商引資的成功率,快速增強鄉鎮企業外向度。

(責任編輯:馮洪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