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濱州、濰坊、臨沂三市學習考察報告

二)我市普通技工缺乏。普通技工是產品的直接生產者,是效益的直接產生者,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濰坊,濰坊科技職業學院占地1500畝,擁有全日制在校生17523人,學院形成了完產的人才培養機制,為各大企業輸送了大量的技術人才。這種技校定向培養的模式,縮短了員工磨合時間,值得我們學習。

三)要注重自主創新,自主開發新項目。濰坊開發區規劃建立了十個研發中心,集中人才優勢,群策群力,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力的解決了高級人才及企業發展項目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企業不用五湖四海的尋找人才、尋找項目,只需要一心一意的巴目前的企業做大做強,人才及項目問題交給研發中心處理。

通過這次學習考察,我們確實很受啟發,很有觸動,頭腦更加清醒了,進一步增強了危機意識、改革意識和奮進意識。近幾年,我市雖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是總體實力仍然相對落後。面臨著兄弟省市更大的競爭壓力,必須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有為,真抓實幹。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市場發育快,市場開拓能力強,“引進來”和“走出去”結合得好,較好地利用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二是大力推進以市場為取向的企業改革,起步早,決心大,改革比較徹底,特別是充分發揮了私營個體經濟的活力和潛力;三是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改進服務,及時進行政策創新,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四是思想解放,實事求是,敢於走自己的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

二、猛抓找商引資,築巢引鳳,謀求經濟大發展。

擴大開發區的規劃面積,加大開發力度,修正規劃,注重“生態—工業—人”的協調關係,注重環境的塑造,加大政策優惠力度,多方宣傳,切實改善找商引資的軟、硬體環境,讓客戶願意來,願意投。同時政府多加強引導,多加強服務,讓客戶投資能獲得豐厚的效益,如此以來,則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三是抓好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企業。

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鋼鐵企業,高耗能、高浪費現象特別明顯。要緩解資源約束的矛盾,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考慮資源承載能力,堅持開發節約並重、節約優先,以節能、節水、節材、節電、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依靠體制改革和技術創新,全面推進能源、資源節約,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全面建設一個節約型企。

四是抓好鋼鐵深加工項目,引進“吃鋼、吃鐵”項目。

XX年以來,國家加強對鋼鐵業的調控,一些低水平、重複建設的鋼鐵項目受到限制。當前,生鐵、普鋼的利潤空間已經有限,在“鋼鐵立市”的指導下,要想獲得更大的利潤,很好的一條途徑就是搞鋼鐵深加工。壽光利用“蔬菜之鄉”的品牌優勢,打造了一條以“綠色生態科技”為主體的農業生態黃金旅遊線,同時大搞蔬菜深加工,目前壽光農產品加工企業已經發展到了320家。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鑑。

學然後知不足。我們應該抓住全市大發展的良好機遇,借鑑外地先進經驗,按照認清形勢,堅定信心,統攬全局,把握重點,狠抓落實,乘勝前進的方針,進一步振奮精神,奮力拚搏,為全面開創我市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新局面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