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津冀豫蘇學習考察情況的報告

特點之四:投資環境引力強。考察的這些園區,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都致力於軟硬環境建設,營造一流的窪地效應。中關村豐臺園產業基地內設有城市主、次幹道標準和支路標準的道路22條,內部道路8條,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道路網路,園內供水、供電、供氣、通訊系統十分完善。在政策上享受國家和中關村科技園區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優惠政策,同時,豐臺區政府還出台了《關於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豐臺園還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創新管理服務體系,實行了“一站式”為高新企業服務。推行全程辦事代理制,編制《綠色服務指南》,構建了綠色服務體系,為企業總部建立服務“綠色通道”,開通“入園服務”和“支持保障”兩個直通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專門成立了投資服務中心,行政審批單位全部設有分支機構,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企業不出投資服務中心大樓,即可辦成一切手續。靜海經濟開發區具備道路、供電、通訊、供水、天然氣、排雨、排污和場地平整“七通一平”的條件,滿足了企業入區建設的需要。同時,他們還在不斷提升配套檔次,到今年下半年隨著集中供熱、供蒸汽項目的建成,可實現“九通一平”。在最佳化服務環境方面,靜海縣委、縣政府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強開發區管理的若干規定》,對開發區實行封閉管理,實行管委會一口對外,建立了低收費報建、無干擾經營的管理體系。在項目審批上,實行一站式審批工作流程,由開發區項目部、規劃部採取領辦的方式,在縣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完成項目註冊、報建等一條龍審批。在行政收費上,縣職能部門收取的各項費用,實行開發區管委會代繳(房地產項目除外),職能部門不直接對企業收費。在職能部門檢查管理上,明確縣職能部門入區執行公務需提前向開發區管委會提交檢查對象、檢查計畫、檢查內容、檢查依據等,先由開發區企業管理部通知企業按職能部門要求做好準備,在商定的時間內,由開發區指定專人陪同執法部門進入企業,按預定計畫和程式進行檢查。

特點之五:土地運作力度大。在解決制約園區經濟發展壯大的土地問題上,各地思想都比較解放,善於規避政策,勇於創新措施,敢於以我為主。中關村豐臺園將所需土地由政府收回,給農民青苗補助費,入駐園區的企業必須聘用所占土地的農民為職工,使農民成為工人。豐臺園成立直屬企業豐臺科技園商貿有限公司,對所占土地進行拆遷,兌付各項補償費,然後以零價土地再與二級開發商合資進行集中開發,利潤按照4:6比例進行分成,政府用政策、用規劃來把握開發進度。左各莊鎮將機動地的使用權全部下放給各村,由各村自行決定機動地用途。天津靜海經濟開發區以開發區為投資主體,通過貸款購買土地,擴充開發區的規模,在購買的土地中,有2平方公里還是農田。而且明確了對節約土地資源的鼓勵辦法,對於建設二層以上標準廠房的企業,按照每平方米2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同時,對達不到規劃建設要求的企業,進行收回,重新進行出讓,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

二、感受和啟發

這次五省市之行,是一次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發展園區經濟的好機會,也是一個反思不足,謀劃重點,明確方向的好過程。五省市的經驗可圈可點,我們從中得到“五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