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團赴華東五市考察報告

(二)創新載體,吸引民眾廣泛參與

五城區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都注重因地制宜,充分體現地域特色,打造不同的創建品牌,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一居一樓一特色,調動了駐街單位和轄區幹部民眾主動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1、立足區域共建,城區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濟南槐蔭區與駐區、駐街單位簽定《社區單位開放服務資源協定書》,通過資源轉換或表彰、命名、各類榮譽激勵等形式,使轄區各類文化資源、服務設施無償或低償向居民開放,並採取政府搭台、企業支助、民眾唱戲的新形式,積極探索產業化的運行機制,組織開展區域性的文化活動,激發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活力。

2、立足民眾需求,文明社區建設貼近實際,特色紛呈。五城區在文明社區建設中,注重從實際出發,不拘一格,如,江北區針對社區老齡化的特點,提出“溫馨社區”的文明社區創建品牌,開展“十個一”活動;南京市鼓樓區開闢社區“議事園”,組織居民評議,形成“身邊的事大家議,身邊的事大家管”的良好風氣;杭州市下城區,結合未成年人成長實際,組織開展“攜手1+6,文明進萬家”系列活動,吸引了民眾廣泛參與。

3、立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構築了社會化的學習型城區建設平台。五城區注重整合社會資源,積極推進教育進社區,搭建社會化教育平台。教育局、區委黨校分別拿出部分教室,面向居民開放,積極創辦社區大學、市民學校,舉辦市民職業技能、文化學習培訓,在青少年中開展各種興趣愛好培訓和科普、法制教育。加強對社區辦學的管理,加大辦學投入,堅持創辦一所、鞏固一所,從一所學校向一片發展,真正將市民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

(三)注重實效,民眾在創建工作中得到實惠

在考察中,我們普遍感到,五城區的精神文明建設突出了一個“實”字。即:工作抓得實、創建效果實、民眾利益體現得實。對精神文明建設投入力度較大,不搞“花架子”,不搞“理想化”、“概念化”,而是實事求是,一切從民眾生活實際出發。如,南京市鼓樓區樹立公共財政意識,採取政府購買福利的辦法,每年

投入上千萬元,為社區配備專職保全、專職計生專乾、勞動協領員、低保協領員、殘聯協領員等社區服務專業隊伍,全方位地為居民民眾服務。寧波市槐蔭區採取社區黨員教育、市民教育、社區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等一站式建設格局,居民不出社區可以解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需求,並積極倡導居家養老,建立養老公寓,把精神文明建設的落腳點體現在民眾利益上。

三、幾點體會與啟示

(一)要站在“xxxx”重要思想的高度,正確認識新時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

精神文明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民眾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實踐“xxxx”的重要載體和途徑。從對華東五市的考察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城區的精神文明程度已成為一種可以轉化的生產力要素,成為促進城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資本”。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僅是代表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造福於民的德政工程,而且是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提高城區文化品位,有效改善軟環境的有效途徑。我們區近年來開展的“兩從、兩型、兩化”工作、“三重機制”、“五型社區”的社區工作思路和“十進社區”等活動,都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經驗,對推動城區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我們不僅要堅持下去,而且要抓緊、抓好,還要抓出成效。要站在“xxxx”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