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勞動契約範文

通知和聯繫

第五條發包人應授權一名熟悉本工程情況、對工程建設中的一些重大問題能迅速作出決定的常駐代表,負責與監理機構聯繫。更換常駐代表時,應提前通知監理人。

第六條在契約實施的過程中,雙方的聯繫均應以書面函件為準。在不做出緊急處理即可能導致人身、設備或工程事故的情況下可先口頭或電話通知,事後應在48小時內補做書面通知。

第七條發包人對工程項目實施的意見和決策,應通過監理機構下達實施;承包人應從監理機構取得工程建設的通知、指令、變更等各種工程實施命令。

監理人的義務和責任

第八條監理人應在專用契約條款約定的時間內,向發包人提交監理規劃、監理機構以及委派的總監理工程師和主要監理人員的名單、簡歷

第九條監理人應按照專用契約條款約定的監理範圍和內容,在約定的時間內,按監理規劃派出專業配套、符合資格條件的監理人員進駐施工現場,組建監理機構,編制監理細則,並正常有序地開展監理工作,完成本契約所約定的監理任務,並承擔相應的監理責任。

第十條在監理期限內,監理人可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和監理業務量的大小,對監理機構和人員進行合理的調整。更換總監理工程師須經發包人同意,同時應保持其他主要監理人員的相對穩定,如有調整應報發包人備案。

第十一條監理人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建立監理崗位責任制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

第十二條在監理期間,監理人員必須遵守監理工作的職業道路和行為規範,運用合理的技能提供優質服務;應堅持“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原則,勤奮、高效、獨立自主地開展監理服務,維護髮包人的利益和承包人的合法權益。監理人員不得受僱於承包人或接受其利益。

第十三條現場監理人員應按照施工作業程式及時到位,對工程建設進行動態跟蹤監理,工程的關鍵部分、關鍵工序應進地旁站監理。

第十四條監理人員必須採取有效的手段,作好工程實施階段各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歸檔,並保證現場記錄、試驗、檢驗以及質量檢查等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第十五條監理機構應認真作好《監理日記》,保持其及時性、完整性和連續性;應向發包人提交監理工作月度報告及監理業務範圍內的專題報告。

第十六條監理機構所使用的發包人提供的設備、設施,除有特殊規定外,產權屬於發包人。在本契約終止後,應按照專用契約條款的規定移交給發包人。

第十七條在本契約期內或契約終止後,未徵得發包人同意,監理機構和所有監理人員不得泄露與本契約業務有關的技術、商務等資料;並應妥善作好發包人所提供的工程建設檔案資料的保存、回收及保密工作。

第十八條如因工程建設進度的推遲或延誤超過本監理契約約定的期限,監理人應就延長監理期限與發包人協商並簽訂補充協定。

第十九條在本契約約定的期限內,如因監理人和監理人員違約或自身的過失造成工程質量問題或發包人的直接經濟損失,監理人應按本專用契約條款的規定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

第二十條監理人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導致本契約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監理人不承擔責任。

第二十一條監理人對承包人因違反有關工程建設契約規定而造成的質量事故和完工(交圖、交貨、交工)時限的延期不承擔責任。

發包人的義務和責任

第二十二條發包人應負責作好工程建設外部環境的協調工作,為監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環境和外部條件。

第二十三條發包人應按專用契約條款約定的時間、數量、方式,向監理機構提供開展監理業務所需要的有關工程建設的檔案資料。

第二十四條發包人應在專用契約條款約定的時間內,就監理機構書面提交並要求作出決定的事宜作出書面決定,並及時送達監理機構。超過約定的時間,監理機構未收到發包人的書面決定,監理機構可認為發包人對其提出的事宜已無不同意見,無須再作確認。

第二十五條發包人應將總監理工程師和主要管理人員名單以及賦予監理機構的許可權等內容,在工程開工前書面通知工程建設的承包人。

第二十六條發包人應向監理機構提供開展監理業務所必須的工作、生活條件,提供上述條件應在專用契約條款中明確。發包人不能提供生活、工作條件的應給予補償。補償的費用應在專用契約條款中明確。

第二十七條如雙方約定,發包人免費向監理機構提供工作人員,應在專用契約條款中明確。所有這類人員均應被視為監理機構的成員並接受監理機構的統一安排和使用。

第二十八條發包人應當維護監理機構工作的獨立性,不干涉監理機構監理業務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