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公文寫作與處理:公文要素之公文語言

一、公文語言的特點

(一)準確性

要使公文語言做到準確無誤,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概念準確,避免歧義。

2 .措詞得體,防止誤用。

3 .把握分寸,褒貶適當。

4 .前後照應,杜絕矛盾。

5 .細心檢查,排除錯漏。

(二)簡潔性

要做到公文語言的簡潔,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開門見山,直陳其事,不要兜圈子,玩文字遊戲,說空話、套話。

2 .使用規範化公文用語。

3 .使用規範化簡稱。

4 .多用陳述句、祈使句,少用描寫句、疑問句或感嘆句。

5 .慎用多義詞,避免使用容易產生歧義的詞語。

(三)莊重性

具體說來要注意幾下幾點:

1 .注重客觀性。

2 .使用書面語。

3 .使用專用語。

(四)規範性

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要使用規範的文字,不寫錯別字,不用不規範的簡化字。

2 .要使用規範的詞語,尤其是具有特定含義的專用詞語。不生造詞語。不用半文半白、生捏硬拼的詞語。

3 .要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4 .要按國家標準使用漢字數字和阿拉伯數字。

二、公文語言的辭彙

( 一 ) 稱謂語

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常用“你”,如“你省”、“你部”。如是平行文則宜用敬辭“貴”,如“貴部”、“貴局”、“貴市”、“貴會”、“貴社”、“貴公司”、“貴單位”等。

稱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常用“我”、“本”,如“我省”、“我部”、“我局”、“本公司”、“本會”等。

公文中間接稱呼有關的人或單位常用“該”,如“該同志”、“該人”、“該地區”、“該單位”等。

( 二 ) 起首語

對下級機關或人民團體來文有所批覆時,起首常用“關於《……的報告》收悉”、“關於……的電文已悉”等。

《通知》常用“為了……”開頭。

( 三 ) 承啟語

在公文的緣由表述完畢後,常用“為此,特作如下通知”、“特此命令你們”等領起下文。

( 四 ) 結尾語

是各類公文正式結尾時表收束、強調、祈請等的用語,可用“以上各項,望各地遵照執行”、“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是否有當,請予批覆”、“當否,請批示”、“請予審批”、“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各有關部門執行”。

三、公文用詞的特殊性

所謂公文用詞的特殊性,是指公文有一套較常用的專用詞語,這些詞語用起來能體現公文的嚴肅性和準確性。

開頭用語有:“按照”、“為了”、“根據”、“鑒於”、“依照”、“據查”、“關於”、“報告悉”、“電悉”、“奉”、“查”、“前奉”、“據”、“……報稱”、“……電稱”、“制定”、“特派”、“任命”、“茲聘”、“派”、“驚悉”、“閱悉”、“謹悉”等。

結尾用語有:“望”、“請”、“特此函告”、“為盼”、“是否可行”、“當否”、“請批示”、“祈請批覆”、“盼回復”、“望遵照執行”、“特此通知”、“請批轉……執行”、“特此布告”、“此復”、”此致”、謹呈”、“謹報告”、“特此電陳”、“此令”、“此批”、“此布”、“此令”、“為荷”等。

過渡用語有:“為此”、“為此……特……”、“對比……”、“為……”、“結合……”等。

稱謂用語有:“貴省”、“貴局”、“該地區”、“我市”、“我縣”、“本鎮”等。

表時間的模糊詞語有:“最近”、“近期”、“適當時候”、“現在”、“將來”、“曾經”、“同時”、“有時”、“一直”等。、,

表範圍的模糊詞語有:“有關”、“各部門”、“鄉 ( 縣、市、省 ) 內外”、“國內外”、“左右”、“上下”等。

表條件的模糊詞語有:“在可能的情況下”、“在……情況下”、“在……基礎上”、“符合一定條件”、“在特殊情況下”等。

表數量的模糊詞語有:“許多”、“多數”、“廣大”、“某些”、“有此”,“一些”、“個別”、“部分”等。

表程度的模糊詞語有:“很”、“一般”、“更加”、“進一步”、“基本上”、“顯著”、“一定……”、“較”等。

表頻率的模糊詞語有:“經常”、“不斷”、“有時”、“反覆”、“再三”、“多次”、“偶爾”等。

四、公文寫作常用詞語

在長期的公文寫作實踐中,由於行文關係和處理程式的需要,公文逐漸形成了一套常用的專用詞語。

五、公文語言的表達方式

在公文寫作中,常用的表達方式主要有三種,即敘述、議論和說明。

(一)敘述

敘述是一種敘說、介紹人物經歷和事物發展過程的表述方式。敘述常用兩種人稱(也就是立足點的問題),一種是主觀的第一人稱,另一種是客觀的第三人稱;但具體到一篇公文中,通常只用一個人稱,主觀或客觀,不能主客觀混用。敘述按時間順序可以分為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和分敘,常用的敘述方式只有順序、倒序和插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