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律師工作計畫的範文模板

5、增設申請律師執業人員管理考核工作委員會,加強對申請律師執業人員、重新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及申請本地變更執業機構和異地變更執業機構的相關人員審查、培訓及考核力度,嚴把行業入門關。(申請律師執業人員管理考核工作委員會)

6、調整行業紀律懲戒工作思路,探索教育與懲戒並重的工作模式,加強對會員規範執業行為及管理行為的教育和引導;研究建立聽證前調解制度,加大調解力度,有效化解投訴人與律師的糾紛;出台紀處委規則、立案規則、聽證程式、處分適用標準等相關工作規則,編輯出版《北京律協紀律懲戒審查手冊》,提高會員懲戒工作標準化及規範化水平

。(執業紀律與執業調處委員會)

7、針對近年來會員反映比較集中的利益衝突問題舉辦研討會或主題論壇,就利益衝突的認定、處理等相關問題為會員搭建交流和探討的平台,對會員進行指引。(執業紀律與執業調處委員會、律師事務所管理指導委員會)

8、審核各專門工作委員會、專業委員會xx年度會費支出決算,編制協會xx年會費預算方案,研究制定協會財務預算科目、費用支出使用標準、財務工作規範及工作流程等財務管理制度,確保會費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規範化。(財務委員會)

9、探索建立協會領導層聯繫會員制度,暢通與會員的溝通與聯繫,及時聽取會員對協會工作的需求、意見和建議,擴大協會決策的代表性。(秘書處)

10、在爭取市委政法委支持的基礎上,與法院系統進行積極溝通,建立和推廣律師開庭統一著律師服制度,打造北京律師的整體形象。(會員事務委員會)

11、加強與公檢法等政法部門、法學會等研究部門以及高校法學院的聯繫,積極開展法律職業共同體各方在法學研究領域的橫向交流與相互間的合作,提升協會的影響力。(業務指導與繼續教育委員會)

五、加強調查研究,調整職能定位,不斷完善律師行業“兩結合”的管理體制

1、積極穩妥地推進宣武、昌平兩區律師協會的試點工作,幫助解決試點運行初期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為試點區縣律協更緊密地聯繫和服務轄區廣大會員提供指導、支持和保障。(區縣律師工作委員會)

2、結合試點運行情況,對協會現有職能進行梳理,就市區兩級律師行業組織之間的職能劃分、工作對接及信息溝通等進行研討論證,研究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工作流程以及試點區(縣)律師協會相關工作規則模板,組織對試點區縣律協理事、監事等相關組成人員的履職培訓。(區縣律師工作委員會、規章制度委員會)

3、在年度會費預算中就區縣律師行業組織的工作經費作出具體安排,為其正常運轉提供經費保障。(財務委員會)

4、就區縣律師行業組織的形式、架構、職能、經費保障等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從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北京市律師協會的服務體系、推動協會服務功能向區(縣)的延伸、健全區縣層面行政管理與行業管理的結合點以及有利於促進首都律師行業發展的原則出發,提出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和方案,為積極穩妥地推進區縣律師行業組織組建工作、進一步完善我市“兩結合”的律師管理體制提供決策參考。(律師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

5、對北京律師行業“兩結合”管理體制近年來的運行情況進行總結、梳理和提煉,與市司法局共同研究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協會行使監督指導職責的方式及範圍,以規範管理行為、整合管理資源,切實提高“兩結合”的管理效能。(律師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

六、積極推動北京律師法律服務的品牌化建設,為律師行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搭建平台

1、在整合首都人才優勢和律師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北京律師學院的籌建工作,在培訓內容、培訓對象、培訓方法及培訓考核等方面進行創新和改革,加強全員培訓力度,提升北京律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業務指導與繼續教育委員會)

2、積極擴大業務研究成果的受益面,策劃《律師大講堂》、《律師業務指引》、《律師業務示範文本》等系列叢書,創辦《專業委員會通訊》,加大對律師的業務指引力度。(業務指導與繼續教育委員會)

3、舉辦第二屆北京律師論壇,策劃並召開“兩岸四地律師業務論壇”,全面彰顯和展示北京律師的職業風采與專業水準,進一步擴大行業的社會影響。(業務指導與繼續教育委員會)

4、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法學院校、培訓機構進行接洽,為北京律師走出國門、學習深造提供平台。(外事委員會、業務指導與繼續教育委員會)

5、與中國貿促會及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合作召開涉外仲裁研討會,就涉外仲裁的相關問題進行專題研討。(外事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