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買賣契約協定

一、房屋買賣契約的概念

房屋買賣契約是一方轉移房屋所有權於另一方,另一方支付價款的契約。轉移所有權的一方為出賣人或賣方,支付價款而取得所有權的一方為買受人或者買方。

編輯本段二、房屋買賣契約的形式

房屋買賣契約標的額較大且系比較重要之契約,故法律規定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40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應當簽訂書面轉讓契約……”。《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28規定:“商品房銷售,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契約。……”上述規定是認定房屋買賣契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法律依據。根據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房屋買賣契約書面形式應包括如下類型: (一)正式房屋買賣契約 正式房屋買賣契約是房屋買賣契約書面形式的基本類型,內容一般包括房屋買賣契約的基本條款,如房屋位置、結構、建築面積、價款及其支付期限、交房期限、質量標準、產權轉移登記等條款。儘管法律法規並未規定買賣雙方必須採用統一的房屋買賣契約文本,但在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時,房屋產權登記機關往往要求使用建設主管部門統一制訂的規範的契約文本,否則,不予辦理備案、登記。但是,並不因為不使用統一契約文本而影響書面房屋買賣契約的成立和效力。實踐中,商品房買賣時,要求必須使用建設主管部門統一製作的格式文本。但在正式契約文本簽訂之前,多由開發商提供認購書、預訂協定等預約契約文本要求買受人簽署,其中有的預約契約已經具備本約性質,相當於房屋買賣契約。二手房買賣的契約形式未作統一要求,買賣雙方一般會根據協商一致的意見共同起草一份房屋買賣契約,經雙方簽字、蓋章生效,並據此履行,在產權登記機關填寫的制式契約只作為登記檔案使用。 (二)具備特定條件的預約契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契約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商品房買賣司法解釋)第五條規定:“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定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16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契約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定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契約。”根據最高法院民一庭的觀點,商品房認購、訂購、預訂等協定是在開發商取得立項、規劃、報建審批手續至取得商品房銷售許可證之前簽訂的預約性質的契約(事實上預約契約的簽訂並不限於這個期間)。為保障交易安全,保護業主權益,促進簽約,規定具備契約實際履行條件的預約契約,應當認定為本約契約。筆者認為,司法解釋的本條規定,用意雖好,但效果一般,極易造成誤導。首先,《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16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契約的主要內容多達13項,而認購書等預約契約均為開發商擬定的格式契約,同時具備該13項內容的可能性很少,買受人依據該條規定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會並不多見。其次,認定契約性質的依據為契約內容,而非契約名稱。預約契約如果具備了商品房買賣契約的主要內容,理應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契約,不再具有預約性質。第三,“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表明買賣契約已經實際履行。即使預約契約未完全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16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契約的主要內容,只要標的物明確、價款確定,完全可以依據契約法的相關規定認定雙方房屋買賣契約成立。如果機械適用該條司法解釋的規定,就會導致依據契約法應當認定房屋買賣契約成立,而依據該條司法解釋則不能認定契約成立。 (三)房屋買賣契約的其他書面形式。 《契約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契約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根據《電子簽名法》第3條第3款的規定,“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的”的文書,不適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無疑排除了以“數據電文”為表現形式的房屋買賣契約。記載雙方房屋買賣意思表示的、以有形方式表現的信函等雙方往來資料,應當認定為其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契約。有些情況下,沒有書面契約,也無法認定口頭契約存在,買受人以其持有的購房款收據或發票主張房屋買賣契約成立。此時,買受人持有的購房款收據或發票,既是書面契約形式,也是契約實際履行證據,如果收據或發票載明的房屋位置具體、房屋價款明確,應當認定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契約成立。筆者認為,認定其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契約成立,已有書面證據必須能夠證明三項事實:房屋買賣的意思表示、房屋具體位置和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