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業標準化工作計畫

通力合作,各司其職,共同推進農業標準化。

2、理清條線,突出重點。

通元質監工作站所轄“兩鎮一區”轄區內農產品種類比較多,但大多比較分散,實行一家一戶生產的形式。目前我們應對轄區內農產品的規模、經營狀況、管理形式、產品特色做一個通盤了解,從中選出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發展潛力大、產業關聯度高、面臨良好發展機遇的重點農產品(如海鹽縣通元鎮禽蛋養殖場的綠色保健雞蛋)作為今年轄區標準化工作的重點進行扶持,以點帶面,帶動轄區整個農業朝著標準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3、廣泛宣傳,積極擴大農業標準化的影響面。

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政府報導、質監動態等大力宣傳農業標準化生產的重要意義,提高農業科技推廣工作者對農產品標準化工作緊迫性的認識。在某一農產品實行標準化後,有效監控標準實施,提高生產經營單位貫徹標準的自覺性。鼓勵生產經營單位採用國家、省地方標準,加緊制定地方特色產品標準,鼓勵龍頭骨幹企業制定先進的企業標準。完善農業標準化信息服務平台。收集、整理和發布國內外農業標準化信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加強標準化知識培訓,注重簡化標準內容,把標準轉化成通俗易懂的生產經營模式圖,使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成為指導生產的“明白紙”,提高廣大生產者掌握和運用標準的能力。

4、加強農民組織化建設,抓無公害標準的推廣。

經過先前的比較實踐證明農村經濟合作社這種農民組織化建設是促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而一家一戶為單元的生產模式,每年的生產計畫、生產管理規程和產品加工都呈現較大的隨意性,這種分散經營使推廣農業標準的難度增加,費用加大。因此通過農民組織化建設,組成農業產業協會、合作社等,將分散農戶組織起來,圍繞區域性產業,通過合作社、協會組織,進行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管理,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生產規程,同時加強農業標準化培訓工作,將無公害標準推廣落實到戶。

5、加強農業監測和執法管理,抓無公害標準的實施質量。

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化肥、激素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為農業生產發揮積極作用,也產生了農業污染日益突出的問題。加強農業監測和執法管理,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行使農產品質量標準監督管理和檢測職能,對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和農業生態環境等方面進行監測管理,禁用高毒性農藥,限用低毒性農藥,選用純正良種,規範飼料添加劑及獸藥使用等措施,杜絕假冒偽劣農用物資投放,確保無公害標準的實施質量。

6、加強安全農產品認證,抓市場準入與推廣。

目前農產品市場魚龍混雜,造成消費者對選擇安全農產品的迷茫,農產品中毒現象時有發生。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安全農產品認證,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扶持和培育優質農產品,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抓好市場準入管理和推廣,對產品質量進行安全控制,使那些無信譽、產品質量安全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產品無市場,無銷路。保證優質安全農產品的推廣,做到優質優價。使農民、企業、消費者三方受益。

四、保障措施

為實現本計畫提出的目標,要建立有效的工作保障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在實處。